-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志愿者助残服务质量要求
1视障服务
1.1初次见面时,志愿者应主动自我介绍,并介绍参与谈话的其他人,与视力障碍者
建立信任。
1.2引导行走时,引导方式应尊重对方习惯;行走时宜主动让视障人员握自己肘部;
为视力障碍者开门时,应完全打开。
1.3陪同视力障碍者参加活动时,应向其描述周围的景物、人员等;在坐席、卫生间、
手扶梯等陌生环境,应将视力障碍者的手放到相应位置,方便定位。
1.4就餐时,应帮助视力障碍者读菜单;餐盘摆好后,应用时钟定位法介绍食物摆放
位置。
1.5不应把视力障碍者单独留在大的空旷空间,避免使其失去方向感。
1.6离开服务岗位或结束谈话时,应及时告知视力障碍者。
1.7在视力障碍者同意的前提下,为他们代管随身物品。
1.8不应抚摸、逗引、投喂导盲犬,避免影响它们工作。
2听障服务
2.1应选择光线明亮、安静的环境交谈;应面向服务对象以正常的音量清楚地说话,
方便对方读唇语。
2.2宜使用手语;如果无法使用手语,应放慢语速沟通或使用笔谈;沟通时,宜尽量
运用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2.3用语应简单,避免使用术语、晦涩的词句和成语。如需用到术语、数字和不常用
的词,宜清楚记录,便于对方理解。
2.4用书面形式强调、补充口头信息,应突出谈话内容的要点。
2.5对于使用电子设备的听力障碍者,可使用微信、短信、电子邮件、语音翻译软件
等进行交流。
2.6交谈时,应保持耐心,主动放慢谈话节奏。
3言语障碍服务
3.1主动询问并采用服务对象偏好的交流方式,如文字板、手势、电子设备等,对失
语症患者可使用图片或选择题形式辅助沟通。
3.2交流时保持自然目光接触,避免打断或替其补充语句;对构音障碍者需专注倾听,
通过上下文理解语义,必要时复述确认。
3.3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交流,避免背景噪音干扰;群体对话时建立轮流发言
规则,确保其表达机会。
3.4常备文字沟通板、电子语音转换设备或图示卡片,对儿童言语迟滞者配合简单手
势或实物辅助表达。
3.5与口吃者交流时不催促、不模仿,给予充分时间;避免要求重复“说清楚”,可
通过点头或手势表示理解。
4肢障服务
4.1不应手扶、抓握、倚靠服务对象的轮椅或辅助器械,避免意外伤害。
4.2与轮椅上的人谈话时,应使双方视线处于同一高度。
4.3应按照组织方的培训规范为手动轮椅使用者提供服务,包括轮椅的打开和折叠、
刹车、轮椅使用者坐姿安全确认、不同环境下的轮椅使用技巧等。
4.4应为行走有困难的人提供带扶手的椅子,帮助他们入座和起身。
4.5应为抓握杯子有困难的人准备吸管。
4.6不应拒绝与抓握能力有限的人握手。
4.7与架拐的肢障人员同行,不应冒然伸手搀扶。如果是架单拐杖,应陪伴在其不架
拐杖一侧。
5心智障碍服务
5.1在心智障碍者监护人需要协助的情况下,应提供必要帮助;服务前向监护人了解
基本情况。
5.2与心智障碍者交流时,应保持耐心和友善,认真倾听。
5.3谈话内容应聚焦一个话题,用语简单、吐字清晰;可重复对方的意思,确认对方
已经理解交谈内容。
5.4涉及身心障碍者难以理解的复杂任务,应将任务拆分并反复示范。
5.5应关注心智障碍者行为,对不当行为及时制止和引导,避免意外伤害。
6多重残疾服务
6.1根据多重残疾组合制定“一人一策”方案,如盲聋者采用触觉手语,智障伴言语
障碍者使用实物教学,优先保障安全需求。
6.2协调不同专业志愿者组成服务团队,如手语翻译和轮椅协助人员多人合作,同步
满足多种残疾类型的支持需求。
6.3创建融合视觉、触觉、听觉提示的环境,如同步使用震动警示器、盲文标识和语
音播报,动线设计需兼容最低行动能力者。
6.4结合残障类型选择沟通方式,如对聋哑伴智力障碍者采用简化手语和图示相结合
的形式,重要信息需通过文字、语音和示范多模态传达。
6.5志愿服务前与监护人或治疗师确认禁忌事项,随身携带急救包和多类型辅助工
具;突发情况优先通过触觉、震动等方式警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