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规划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以地为本”,耕地是
我们赖以生存和利用的基础性资源,是社会永续发展的根
本命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世界上最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998年8月,《土地管理法》确立
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当前,全社会耕地保护意
识有所增强,但全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尚未得到
根本遏制,继续保住全省每年600亿斤粮食产量的压力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俄乌冲突、贸易
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耕地
保护成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的艰巨而不可松懈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
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下滑趋势,但人多地少的
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守
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
任务仍然艰巨。
强化规划引领,落实耕地保护优先。耕地保护国土空
间专项规划,是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
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意见》(湘发〔2022〕
15号)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全省耕地高质量保
-1-
护和高水平利用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耕地保护存在的问
题和面临的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护和保障,扎实推
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和文化“四位一体”保护,坚决
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
为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湖南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
第一节资源基础
全省大致呈“六分林、两分耕,七厘河湖、七厘建设,
六厘村道与园地”的地类格局。全省国土总面积为31775.56
万亩,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0位、中部第1位。2020年末,
全省耕地5431.71万亩,占比17.09%;种植园用地1342.62
万亩,占比4.23%;林地19044.00万亩,占比59.93%;草
地210.49万亩,占比0.6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62.17
万亩,占比7.75%;交通运输用地556.35万亩,占比1.75%;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89.65万亩,占比5.95%;其他土地
485.16万亩,占比1.53%;湿地353.41万亩,占比1.11%。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湖南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
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
均降水量1200~1800mm,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热量充足、
雨热同期。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
低,形成向东北倾斜开口的不对称马蹄状。河网密布,水
-2-
系发达,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等四大水系覆盖全省,
天然水资源总量为南方九省之冠。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
为主,水稻土约占五分之一。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九
州粮仓”“湖广熟、天下足”等美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稻谷面积常年居全国第一、产量第
二,苎麻、茶叶产量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5位,湘莲产
量居全国首位。
全省耕地总体呈现“总体结构优、利用程度高、分布
多样化”特征。
——耕地结构总体较优。全省耕地5431.71万亩,呈
“两分旱土八分田”的地类格局。其中水田4526.87万亩、
水浇地1.94万亩、旱地902.90万亩,分别占比83.34%、
0.04%和16.62%;耕地地势总体平坦,坡度15°以下的耕地
占比达90.65%,25°以上耕地仅占2.15%,主要分布在大湘
西地区;耕地集中连片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较高,集中连片
度达72%。
——耕地利用程度较高。全省耕地质量呈“中等为主,
优高为辅,低等较少”的总体特征。优等地占比19.44%,
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湖地区;高等地占比23.42%,主要分
布在湘南丘岗地区;中等地占比46.90%,主要分布在湘中
丘岗地区;低等地占比10.24%,主要分布在山地区。耕地
可利用状况总体较好,全省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占比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