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精粹笔线勾勒的技法——变化丰富,美学韵味
源远流长的中国绘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山水画,都缺不了依靠白描线条去创作。中国画的线条丰富多姿,完全是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轻重来塑造形象、传情达意。古代画家把这种线条的画法概括成十八种绘画技法,简称为“十八描”,它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中国画的魅力淋漓尽致、充分地表现出来。
游丝描又叫高古游丝描,其线条有起有收,流畅自如,显得细密绵长,富有流动性,画人物如春蚕吐丝,后人也称之为“春蚕吐丝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的线条连绵不断、悠缓自然,是典型的游丝描。李公麟、赵孟頫等人画中的线条,也属这类线描形式。这种平滑、圆润、流畅、舒展的描法,适合于表现文人学士、贵族妇女、仕女形象等。◆十八描之一:高古游丝描
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丝毫不见柔弱之迹,其起笔转折时稍微有回顿方折之意,如将铁丝环弯,圆匀中略显有刻画之痕迹。在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武宗元等人的作品中,都有“铁线描”的特征。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服饰都用中锋细笔勾勒,顿起顿收,笔势转折刚正,如以锥镂石,唤起挺劲有力之感。它体现了书法用笔中的遒劲骨力。这种描法是古代画家表现硬质衣料的重要技法。◆十八描之二:铁线描
琴弦描与高古游丝描属同一类型的描法,画出的线条比高古游丝描更为粗劲而有韧性,宛若中国古代弹拨乐器的丝弦。其线型平直、挺拔,如《捣练图》《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的线条,正是琴弦描的典范。◆十八描之三:琴弦描
笔法如行云流水,活泼飞动,有起有倒。此法以李公麟的描法最为典型。李公麟的《免胄图》,迎风招展的旗帜和士兵身上软质的罩衫,线条流畅,笔意清新,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又如他的《维摩演教图》,所画人物的衣纹线条如行云流水,加上画中墨色浓淡的变化,使画中人物表现出圣洁出尘的风采。◆十八描之四:行云流水描
又称兰叶描,唐代画圣吴道子所创,线条粗细变化不可穷诘,以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有如飘曳的兰叶一般,表现人物的风姿飘逸,世称“吴带当风”。南宋画家马和之发扬光大,笔法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故称为马蝗描。◆十八描之五:马蝗描
落笔处如铁钉之头,线条呈钉头状,行笔收笔,一气拖长,如鼠之尾,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如宋代李嵩的《货郎图》《市担婴戏图》、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清代任伯年《人物图》都非常喜欢用这种描法来表现,用笔的豪爽奔放,体现写意的风格特征。◆十八描之六:钉头鼠尾描
混描以淡墨皴衣纹加以浓墨混成之而命名。描绘对象的衣服时,往往先用淡墨劲笔勾画出衣服的纹路轮廓,再用较深的墨色结合线面来破染,形成墨色层次的变化。实际上要表现的已经是色块和线条之间的处理关系,而非仅仅是单纯的线条用笔问题。◆十八描之七:混描
运笔刚劲有致,质朴简率,秃苍老硬,强调骨力的表现,犹如钉在地上的细木桩。这种线描技法,在宋代已很流行,当时的马远、晁补之等人都善用此法,表现文人隐士所惯用的技法程式。马远的《孔丘像》,採用秃而枯渴的笔法,以浓重、壮实的笔墨表现较硬的麻质布料。◆十八描之八:橛头钉描
北朝画家曹仲达受印度美术风格的影响而创造出的。其线条以直挺的用笔为主,质感沉著圆浑,线条细密工致,紧贴身躯,宛如刚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来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曹衣出水”。明代丁云鹏、陈洪绶等人的作品也有体现。◆十八描之九:曹衣描
所画衣纹线条起迄部分较为尖细,行笔至中间转折时由于压力增强,而形如折断的芦叶,故名。画折芦描时行笔速度不宜过快,过快易流于粗率;也不宜过慢,过慢则易笔势涩滞,在勾描的同时辅以淡墨进行渲染,如宋代李唐的《采薇图》。◆十八描之十:折芦描
所画线条状如柳叶,而略短于兰叶描,轻盈灵动,阿娜多姿。这种描法适宜于用来表现质地轻而软的衣服。如明代朱瞻基的《武侯高卧图》,人物的衣纹多用柳叶描,偶尔也用兰叶描画些较长的线,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清新、灵动、轻盈的美感。◆十八描之十一:柳叶描
由宋时墨竹画技法演变而来,因线条状如竹叶而得名。竹叶、柳叶、芦叶这三者叶子从外形上看都很相似,只有依靠描绘时手腕下笔的轻重、刚柔与长短等变化来加以区分。如清代禹之鼎所绘《李图南听松图》中的衣纹,用笔起伏顿挫明显,线条粗细变化较大,很像随风飘动的竹叶,飘逸活泼。◆十八描之十二:竹叶描
又叫战笔水纹描,行笔瘦硬战掣。可视为战笔水纹描的原始依据。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画当时文人士大夫弈棋聚会的情景,画中人物,笔法简细流利,衣纹线条呈现出曲折战颤之感,与画谱上的记载基本相符。◆十八描之十三:战笔描
这是一种行笔速度快,线条简约的画法。画出的线条既概括简练,又富于变化,行笔速度快时尤显其笔力强劲。较为典型的作品是梁楷的《太白行吟图》,画诗仙李白行走吟诗的情形,全画除头部及五官用细笔勾描外,衣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板框压滤机主讲缪金伟01课件.pptx
- 帮助从业人员取得上岗资格使其能熟练进行岗位工作成为本岗位的.pptx
- 包括以下三个步骤26课件.pptx
- 薄层色谱法35课件.pptx
- 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程陶雪芬21课件.pptx
- 保护制度熊艳丽模块三劳动保障问题协调61课件.pptx
- 保证合同二97课件.pptx
- 暴力犯的犯罪心理分析激情犯小组成员胡建东楼俊伟苏汉强俞佳伟.ppt
- 暴力型罪犯心理四川司法警官职业66课件.pptx
- 被害人陈述38课件.pptx
- GB/T 22120-2025企业信用数据项要求.pdf
- GB/T 45988-2025数字化转型管理 能力体系建设要求.pdf
- GB/T 45957-2025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957-2025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pdf
- 《GB/T 45957-2025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pdf
- GB/T 755-2025旋转电机 定额与性能.pdf
- 《GB/T 755-2025旋转电机 定额与性能》.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755-2025旋转电机 定额与性能.pdf
- GB/T 31722-2025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导.pdf
- 《GB/T 31722-2025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