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临证医案存真.docxVIP

李济仁临证医案存真.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ableofContents

TOC\h封面

清营解毒治春温

祛暑化湿治暑温(手术后高热不退)

[附录]新加香薷饮与白虎汤

治暑温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治秋燥(上呼吸道感染)

治支气管炎(风寒咳喘)

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

治小儿急惊风医案2则

一、胃肠病证诊治经验

二、肝胆病证诊治经验

三、肾(膀胱)与生殖系病证诊治经验

四、心脑血管病证诊治经验

五、疑难杂症诊治经验

一、痹病证治医案及验方

二、痿病证治医案

胃癌医案2则

[附录]李济仁先生常用治食管癌、胃癌拟定方

肺癌医案2则

肝癌医案2则

鼻咽癌医案1则

乳腺癌医案2则

结肠癌医案1则

直肠癌医案1则

清营解毒治春温

祛暑化湿治暑温(手术后高热不退)

[附录]新加香薷饮与白虎汤

治暑温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治秋燥(上呼吸道感染)

治支气管炎(风寒咳喘)

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

治小儿急惊风医案2则

一、胃肠病证诊治经验

二、肝胆病证诊治经验

三、肾(膀胱)与生殖系病证诊治经验

四、心脑血管病证诊治经验

五、疑难杂症诊治经验

一、痹病证治医案及验方

二、痿病证治医案

胃癌医案2则

[附录]李济仁先生常用治食管癌、胃癌拟定方

肺癌医案2则

肝癌医案2则

鼻咽癌医案1则

乳腺癌医案2则

结肠癌医案1则

直肠癌医案1则

清营解毒治春温

沈某,男,22岁,工人。

初诊:1982年3月7日。患者高热、头痛、咳嗽已3日,检查体温39.5℃,白细胞偏高,在当地某医院拟诊为上感、高热待查。经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及口服四环素等,未见好转。遂邀李济仁先生会诊。患者症见目赤,身热灼手,心烦躁扰,夜间尤甚,神志欠清,时有谵语,双目喜闭,四肢厥冷,手足颤动,口唇干裂,腹痛便闭,不思饮食,得食则呕,溲短色黄。脉象滑数,苔黄舌绛。

诊断:春温①(气营两燔型)。

治法:清气化营,清热解毒。

处方:生石膏(先煎)30g,杭麦冬15g,细生地黄12g,玄参9g,肥知母9g,地骨皮9g,青蒿9g,赤芍、白芍各6g,川黄连3g。6剂。

二诊:病情大有好转,高热已退,惟津液未复,精神困倦,脉舌同前。从原方增损,去川黄连、鲜青蒿,加柿霜12g,人参叶6g,北杏仁6g。继服3剂,疾病痊愈。

证治评析:本案病发于春季,病初即呈高热,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又以伤阴耗津、出现神志证候为特点,通过分析这些季节因素与证候特征,不难拟诊为春温。

春温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相当于西医之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膜炎(流脑)等病,处理失妥,易招致严重后果。本例发病初起侵害肺脏之时,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温热之邪的发展,致使温邪鸱张亢盛,气热未罢而营热又起,形成了气营两燔的危厄局面。故其既有高热、便秘腹痛、溲短色黄、脉滑苔黄之气分热证,又有身热夜甚、烦渴舌绛之热伤营阴证,还有神昏谵语、两目喜闭等热陷心包证,及心烦躁扰之热扰心神见症;由于高热动风,故有手足颤动,热深则厥深而见四肢厥冷。通过以上分析,本案例病机特点在于邪热弥漫气营、损阴耗津。

本案例热邪炽于气营,故治拟清气凉营、益阴养津。吴鞠通《温病条辨》云:“太阳温病、气血(营)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本案例以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方为主,加用黄连、连翘等苦寒之品;方中石膏配知母有白虎汤之义,具清热生津之功,并清泄气分邪热;玄参、生地黄、麦冬、赤芍、青蒿、地骨皮可滋营阴、清营热;黄连、连翘苦寒清热,但苦寒之品有化燥伤阴之虞,故小用其量。上药配合可清泄气营、养阴生津、扶正培本,充分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高热重症数剂尽退。

①春温:是指被温热病邪侵袭而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一类急性热病。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程长等特点,初起虽仅有高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等内热症状,但在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斑疹、惊厥、昏迷等险恶变化。“温热大师”叶天士《温热经纬·三时伏气外感篇》列入伏气温病之一,指的是冬受寒邪,伏而至春所发的急性热病;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说的是新感温病,实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卷一:“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病于春者,亦曰春温。”

祛暑化湿治暑温(手术后高热不退)

黄某,男,53岁,干部。

初诊:1981年7月6日。手术后高热,体温41℃,无汗烦渴,头痛如裹,神志欠清。

诊断:暑温(外感暑温型)。

治法:解表祛暑,芳香化湿。

处方:香薷6g,佩兰9g,生甘草9g,藿香9g,连翘9g,大青叶15g,金银花15g,丹参15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