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天津中医药大学方剂课件
20XX
汇报人:XX
有限公司
目录
01
方剂学基础
02
方剂的组成
03
方剂的分类
04
经典方剂介绍
05
方剂的制备与应用
06
方剂学的现代研究
方剂学基础
第一章
方剂学定义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成、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
方剂学的学科性质
方剂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中药复方,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方剂学的研究对象
方剂学源远流长,自《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方剂理论。
方剂学的历史渊源
01
02
03
方剂学历史
古代方剂的起源
明清时期方剂学的完善
宋代方剂学的繁荣
汉代方剂学的发展
方剂学起源于远古时期,如《黄帝内经》记载了最早的方剂理论和实践。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有重大贡献,奠定了临床方剂学的基础。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编纂,标志着方剂学进入系统化、标准化阶段。
明清时期,如《本草纲目》等著作对方剂学的药物和方剂进行了详细分类和阐述。
方剂学作用
方剂通过药物配伍,能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机体功能,如六味地黄丸用于滋阴补肾。
调节人体机能
01
方剂学的核心在于治疗疾病,如桂枝汤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
治疗疾病
02
某些方剂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例如玉屏风散用于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外感疾病。
预防疾病
03
方剂的组成
第二章
君臣佐使原则
君药是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桂枝汤中的桂枝,主导着整个方剂的治疗方向。
君药的主导作用
01
臣药协助君药加强疗效,或对某些次要症状起作用,如桂枝汤中的芍药,辅助桂枝治疗表证。
臣药的辅助作用
02
佐药用于调和方中诸药,或针对某些兼症,如桂枝汤中的炙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
佐药的调和作用
03
使药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所,或引药入经,如桂枝汤中的生姜,引导其他药物至表。
使药的引导作用
04
药物配伍规律
相畏指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相杀则是指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相畏相杀配伍
相须指药物间相互增强作用,如黄芪与茯苓合用;相使指一种药物引导另一种药物发挥作用。
相须相使配伍
方剂中以君药为主,臣药为辅,佐药协助,使药引药至病所,体现了药物间的主次关系。
君臣佐使原则
常用药物分类
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表证,如麻黄、桂枝等。
解表药
01
02
03
04
清热药用于清除体内的热邪,如黄连、黄芩等,常用于治疗热病。
清热药
补益药用于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如人参、黄芪等,增强体质。
补益药
理气药用于调理气机,治疗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等症状,如陈皮、枳实等。
理气药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
按功效分类
补益剂
补益剂用于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如四君子汤增强体质,八珍汤滋补气血。
解表剂
解表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表证,如桂枝汤、麻黄汤等。
清热剂
清热剂用于清除体内的热邪,如黄连解毒汤用于治疗热毒炽盛。
安神剂
安神剂用于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如酸枣仁汤安神养心。
理气剂
理气剂用于调理气机,治疗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等症状,如柴胡疏肝散。
按剂型分类
汤剂是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是最常见的剂型,如四君子汤。
丸剂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加水或蜜制成小丸,便于长期保存和服用,如六味地黄丸。
膏剂是将药材煎煮浓缩后加入辅料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如八珍膏。
片剂是将药材或提取物压制成片状,方便携带和服用,如板蓝根片。
汤剂
丸剂
膏剂
片剂
散剂是将药材研成细末,直接服用或用水冲服,如五香粉。
散剂
按应用范围分类
内科方剂主要针对内脏疾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如银翘散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内科方剂
外科方剂用于治疗外伤、疮疡等,如五味消毒饮用于治疗热毒疮疡。
外科方剂
妇科方剂专为女性疾病设计,如调经、安胎等,如四物汤用于调理月经不调。
妇科方剂
儿科方剂针对儿童常见病,如小儿感冒、积食等,如小儿七星茶用于小儿积食。
儿科方剂
经典方剂介绍
第四章
经典方剂举例
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发热的经典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等组成。
桂枝汤
麻黄汤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无汗、头痛、发热等症状,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桂枝等。
麻黄汤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适用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状,主要由柴胡、黄芩等组成。
小柴胡汤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常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
方剂的临床应用
如银翘散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
治疗感冒
例如四君子汤,用于脾胃气虚,具有补气健脾、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
调理脾胃
如芍药甘草汤,常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效果。
缓解疼痛
方剂的加减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