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山东德州武城县教育系统引进第二批高层次人才2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孟子有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品读这寥寥数字,实在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路与路之间大相径庭,有的路崎岖但是向上,有的路方向就是错的,要确定走什么样的路并且走对路并不容易,这是________之惑;第二,路是人在杂草之中不断行走开辟出来的,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反复尝试________,以启山林,这是探索之苦;第三,寻得正确之路后必须坚定走下去,没有自信就会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更是________,这是坚持之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抉择?饱经风霜?浅尝辄止
??B:决定?披荆斩棘?功亏一篑
??C:判断?风餐露宿?徒劳无功
??D:选择?筚路蓝缕?前功尽弃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空格之前提示信息“确定走什么样的路”,空格所填内容是一种选择,而不能填“判断”,排除C项。
分析第二空。D项“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而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固定搭配,此处用来形容探索之艰辛。答案锁定D选项。
验证第三空。分析可知,第三空所填词语是对“半途而废”的结果的阐释,“前功尽弃”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正好是文中“半途而废”的结果。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饱经风霜:①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②风霜是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的。披荆斩棘: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风餐露宿:①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②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徒劳无功: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
?
2、一个明理的人,总是把可靠的知识作为根本;也时常想想那些猜测,假如猜测可以被________,就扩大了知识的领域;最后,偶尔也准许自己________,在荒诞的想象中,人也能得到一些启迪。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证实思前想后
??B:怀疑浮想联翩
??C:验证想入非非
??D:打破左思右想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第一空,与“猜测”搭配。A项,“证实”基本含义是确认、证明,通常指通过一项或者多项客观存在来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C项,“验证”指经过检验得到证实,均与“猜测”搭配得当,横线后“扩大了知识的领域”,说明“猜测”得到肯定,保留A、C项。B项“怀疑”、D项“打破”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横线后文“在荒诞的想象中”,说明横线词语与“想象”相关。A项,“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复思考,与“想象”无关,排除。C项,“想入非非”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可以表现出想象的状态,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选C。
?
3、选出有歧义的一项:
??A:老人说,他的家在加利地区的阿卡山下,那里有他的橄榄树、苹果树,真是美极了。
??B:运动员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他把作业做完了,并且比我做得好。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
辨析选项。A项存在歧义,“美极了”的对象存在歧义,可以是“他的家阿卡山下很美”或者是“橄榄树、苹果树很美”。B项、C项和D项语意明确,没有歧义。
故本题选A。
?
?
4、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文学艺术活动是生活现实和作者自我表现的结合
??B: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是反映客观现实
??C:文学艺术创作的首要过程是“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D:文学艺术形象的丰满取决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首句说明文学艺术除了“作者的自我表现”还要有“客观现实”,强调“客观现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句通过转折词“但是”又指出,文学艺术所强调的“客观反映”又有自己的特点;第三句对文学艺术的这个特点进行了说明,并通过“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事业单位公开选调1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宣城广德市人民法院劳务派遣服务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宿迁市水利局第二批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笔试工作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济南市济阳区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人员4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滨州市沾化区教体系统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滨州高新区招考聘用社区工作者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3部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