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表里的生物课文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相关介绍
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现代诗人、学者。冯至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冯至的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佳作。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小时候对父亲手表的好奇和探究,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心的天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主题思想:本文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作者对父亲手表里生物的好奇和探究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文章表达了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他们天真无邪、充满想象力的内心世界。同时,文章也启示我们,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
生字词
清脆(qīngcuì):声音清晰悦耳。
和谐(héxié):配合得适当、协调。
单调(dāndiào):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恐怖(kǒngbù):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看到可怕的事物而引起的恐惧。
蝎子(xiēzi):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身体多为黄褐色,尾部末端有毒钩。
蜇人(zhērén):昆虫、毒蛇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钵子(bōzi):一种盛东西的器具,一般形状较浅,口大底小。
蝈蝈(guōguo):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雄的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呈现(chéngxiàn):显出、露出。
唯恐(wéikǒng):只怕。
《表里的生物》全文解析
一、文章结构与内容概述
《表里的生物》以作者童年时期对父亲手表的好奇和探究为主线,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心的天性。全文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引入好奇:开篇通过描述作者对周围声音的感知,引出对“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观点的坚信,为后文对表内生物的好奇埋下伏笔。
初识手表:作者描述了父亲手表的外观和发出的声音,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好奇心,认为表内一定有一个活的生物。
探究过程:作者多次请求父亲打开手表,最终得以一窥表内世界。通过父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