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
;中考链接
【2009年与《过零丁洋》对比考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人。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以民为本”,实行“王道仁政”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人就可以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文章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本性的事。孟子的这一思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朗读指导;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本???主要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十分看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两种“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拓展练习;“舍生取义”的事实论据;;;;;;;;;;;;;;;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2处)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009]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如果)用脚踩踏过给他,乞丐也轻视而不肯接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二、理解性默写
1.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与“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文中表明人人都有羞恶之心而贤者能坚守使它不致丧失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理解文章内容
1.文中所论述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不义”。?
2.第1段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
“是心”指的是人的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3.在作者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用原文语句回答)
所恶有甚于死者。;4.试分析“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不义行为的鄙视,希望停止不义行为,坚守礼义的情感。
5.“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二)分析写作手法
1.作者通过生与义的取舍、嗟来之食与万钟(或:优厚的俸禄)的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2.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开篇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生动形象地引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同步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2.doc VIP
- 教学大纲_特种设备安全技术.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结构加固方法介绍和选择.ppt VIP
- 【嘉世咨询-2025研报】2025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现状报告.pdf
- 宜宾市叙州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大桥河幸福河湖建设规划方案研究.docx VIP
- 《机械与特种设备安全》教学大纲.pdf VIP
- 2025广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直属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2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宜宾市叙州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