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的教学重点: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本章的教学难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类社会是怎样产
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何处?每个人在历史发展中能起什么作用?等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从社会意
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
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
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socialbeing)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
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等。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把地理环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甚至认
为自然条件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土壤因素同居民的性格塑造也十分密切,就土壤因素而言,“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勤劳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肥沃则会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懒惰和贪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下的政体,而土地贫瘠的国家则往往是数人统治下的政体。
孟德斯鸠
(2)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人口的迁徙等状况。
解放后我国人口的发展
1人以下
黑河一腾冲人口地理界线
中国人口地理大区的面积、人口比重
人口自然密度
(每平方千米人口数)
400人以上
100-400人50-100人1-50人
占全国总面占全国总人积比重(%)口比重(%)
人口线以东地区
人口线以西地区
中国人口自然密度分布
43
57
94
6
地理大区
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
生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率增 加”;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 两种办法:一种叫做“预防 的抑制”,即要求人们节欲 和独身;另一种叫做“积极 的抑制”,即通过失业、贫 困、饥饿、瘟疫和战争等办 法来消灭过剩人口。而且马 尔萨斯认为“积极抑制”措 施是恢复人口增长与生活资马尔萨斯料增长平衡的最有效手段。
瓶m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含义: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结构
A、从意识的主体角度看,社会意识包括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
※个体意识是主体为个人的社会意识,它
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个体意识包括: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个人与环境关系意识等内容。
※群体意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
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群体意识包括:家庭意识、集体意识、团体意识、行业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
民族意识和社会整体意识等。
※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业心理、时代心理等。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
C、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划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
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
存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其二,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超越现实
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
其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25年运营策略与案例分析.docx
- 《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标准.docx VIP
- 除颤仪迈瑞D3分布及使用.pptx VIP
- 2019年人教版九下化学《第12章 化学和生活》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 VIP
- 中班语言绘本《绿绵羊在哪里》动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永威先学后教模式).pdf VIP
- 变电站验收要点.docx
- nubia主题修改教程附电脑和手机工具努比亚ui4.pdf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8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全集(1215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