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elcomeToFlukenetwoks;日程安排;日程安排;结构化布线;结构化布线的应用;光纤技术提供的传输速率;多模光纤距离限制;多模光纤损耗预算;千兆以太网回忆;IEEE802.3z;IEEE802.3ab;1000Base-T;1000Base-Tx;10GBASE-T;10GBASE-T;有线电视;网络应用对带宽的要求;基于TCP/UDP的各种典型应用;大带宽应用;日程安排;Backbone
Cabling;CampusCablingDiagram
校园网(建筑群)电缆系统结构图;Backbone
Cabling;MDF/CD/ER;水平布线;TO……TO;VerticalCabling;VerticalCable
垂直电缆;实际安装的电缆“链路(Link)”;设计标准中的长度限制说明;设计标准中的电缆光缆类型的说明;日程安排;当前的综合布线测试标准;相关标准委员会;ISO/IEC11801;ISO/IEC11801的开展史;中国国家与行业标准〔测试〕;TIA标准;ANSI/TIA/EIA-568测试标准的开展;ANSI/TIA/EIA-568-B;ANSI/TIA/EIA568-B;6类布线系统测试标准;6类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超5类与6类系统测试标准的比较;符合标准的好处;第三方测试;日程安排;布局设计;路径设计;日程安排;产品名称、术语;产品名称、术语;结构术语;产品选型本卷须知;日程安排;认真培训施工人员,确保施工水平(尤其是六类线工程)
即使是能熟练安装Cat5e链路的工人也不能保证安装的六类链路合格
Cat5e系统建议优先考虑使用同一厂家的整套链路器件
从Cat5e开始有少量不匹配现象出现
Cat5e及更高等级的链路器件其生产批次或时间应接近
Cat6系统必须使用同一厂家的整套链路器件
进货时用仿真通道模型组进行验货,“余量”最好在2dB以上
链路分不同长度组仿真测试,重视短链路质量
重点关注NEXT和RL两个参数,适当考察IL
即便是同一厂商配套产品有事也会出现匹配不良的现象
建议对整卷线和跳线进行元器件级别的认证测试
跳线现场认证测试
整卷线现场认证测试
模块用仿真链路测试
库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雨防水防过度堆压
淋浴会降低线缆阻抗
堆压过度会改变线缆微结构引起阻抗和串扰分布参数变化;库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雨防水防过度堆压
淋浴会降低线缆阻抗
堆压过度会改变线缆微结构引起阻抗和串扰分布参数变化
使用高质量的打线工具,减少返工和浪费,提高质量和效率
链路尽量不要超长;防止使用聪明打线法(即串绕线)
专设的超??低速链路要做好文档标记,并进行特别认证测试和管理
电缆终端座内多余的线缆要切除
熟练打线练习
不要卷绕后保存
打线模块、插座处解开的双绞线线段不要超长
1.0~1.5厘米限制(13mm业界建议极限)
能短那么短
防止过大力量拉拽电缆和垂直出管,以免损伤电缆
垂直出管受力类似剪切力,容易改变电缆微观结构
拉力限制100N;电缆弯曲半径要符合要求,防止过度弯曲和连续弯曲布线
电缆链路经过墙角时容易出现连续弯曲布线和直角拐弯
配线架电缆因过分追求美观而被过度弯曲
设备跳线也因同样的原因容易被过度弯曲
电缆终端座内多余的线缆要切除不要卷绕后保存
检查成捆电缆束的实际受力位置,防止其中少数电缆集中受力
防止电缆束捆扎力度过大和捆扎间距过密
空中吊线捆扎和配线架内捆扎时容易过紧过密
可以高密度间隔松散绑扎
梳状隔离走线,防止形成大捆过紧的电缆束—分束或分管
中小型移动设备的布线可以考虑使用粘接技术来固定
穿管占空比一般不要超过50%,防止过密
建议边施工边安排集中检测
尽早发现施工工艺问题或产品质量隐患
防止因返工造成的巨额浪费;选择适当的测试温度
测试的环境温度以20-26℃为宜
建议用户选择偏高上限(较高温度和较长链路长度)时机测试
室外链路应留有较大余量或干脆升级到更高等级链路
防止电缆扭结受伤
布线放缆时最好沿电缆卷绕方向反向翻开电缆(尤其是Cat6电缆)
优先选择轴包装电缆,其次选择箱包装电缆
可自制放缆卷轴以减少布放电缆时的损伤
压紧电缆连接处外皮
减少插头和电缆连接的“松动”
尽量减少连接处的电缆散开长度和间距;追踪强弱电线路间的关系
强电井/弱电井分开
特别关注强弱电线路交汇区:日光灯/空调/取暖器/碎纸机/电器供电线
经常检查配线架和墙插座附近的强弱电线路分布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布放设备的供电电缆时防止将电源线与综合布线平行绑扎
追踪用电设备的功率变化和线性影响
追踪弱电高频应用对布线系统的影响
其它弱电应用可能使用弱电通道
弱电高频应用仍然存在较强的辐射干扰
甚至直接使用链路本身作高频应用的载体
防止一缆多用:一带二PC插座,PC+共用…等等;布线系统质量保证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