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工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docx

中药炮制工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工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宜切制成薄片的药材是()

A、白术

B、麻黄

C、地榆

D、白芍

E、山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白芍质地坚实,宜切制成薄片,利于有效成分煎出。白术、地榆、山药质地较疏松,一般切厚片;麻黄质地硬且呈细长形,常切制成段。

2.制鳖甲指的是()

A、砂炒醋淬鳖甲

B、砂炒酒淬鳖甲

C、砂炒鳖甲

D、砂炒米泔水淬鳖甲

E、砂炒水淬鳖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制鳖甲是用砂炒醋淬鳖甲。砂炒能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醋淬可增强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还能引药入肝,故制鳖甲采用砂炒醋淬鳖甲的方法。

3.在四肢水肿、小便不利的五苓散中,宜选用()

A、白术

B、炒白术

C、土炒白术

D、生白术

E、麸炒白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五苓散中用生白术,取其利水燥湿作用较强,以增强方剂利水渗湿之功,用于治疗四肢水肿、小便不利。

4.酸枣仁中残留的核壳,除去的方法宜用()

A、水选法

B、筛选法

C、风选法

D、挑选法

E、以上方法均可

正确答案:C

5.除去果实类药材中的果柄,宜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A、水选

B、磁选

C、风选

D、筛选

E、挑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挑选是除去杂质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果实类药材中的果柄,通过人工或借助简单工具挑选是较为合适的方式。筛选主要是根据药材与杂质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风选利用药材与杂质悬浮速度不同分离;水选利用药材与杂质比重不同分离;磁选是利用磁性差异分离,这些方法对于除去果柄不太适用。

6.黄连净制应()

A、去残根

B、去瓤

C、去核

D、去枝梗

E、去残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黄连净制时应去除残根,以保证药物的纯净度和药效。

7.阿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A、炒焦

B、炒黄

C、蛤粉炒

D、砂炒

E、滑石粉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阿胶常用蛤粉炒,可降低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善于益肺润燥。砂炒主要适用于质地坚硬的动物药等;炒焦主要目的是增强消食等作用;滑石粉炒多用于韧性大的动物药;炒黄主要是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等,均不是阿胶常用炮制方法。

8.肉苁蓉的炮制方法是()

A、醋蒸

B、酒蒸

C、黑豆汁蒸

D、豆腐蒸

E、清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能。其炮制方法为酒蒸,酒苁蓉补肾壮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作用增强。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9.酒蒸后能除去麻味,免于刺激咽喉,增强补益作用的药物是()

A、黄芩

B、女贞子

C、何首乌

D、黄精

E、桑螵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黄精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生黄精具麻味,刺激咽喉。酒蒸后可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还能增强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肺虚燥咳,脾胃虚弱,肾虚精亏。黄芩酒炙可增强清热燥湿作用;桑螵蛸蒸制后可消除致泻副作用;女贞子酒蒸后可增强补肝肾作用;何首乌经黑豆汁拌蒸后,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何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10.熟大黄的炮制作用是()

A、泻下作用稍缓,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B、泻下作用缓和,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C、泻下作用缓和,用于老年大便秘结

D、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

E、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熟大黄经酒炖或蒸制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大黄酒炙后可引药上行,清上焦血分热毒;而熟大黄主要是缓和泻下,增强活血,故答案选B。

11.发酵法炮制药物时,最适宜的温度是()

A、30℃

B、38℃~42℃

C、15℃~27℃

D、30℃~37℃

E、8℃~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发酵法炮制药物时,一般认为最适宜的温度是30℃~37℃。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更好地发挥发酵作用,使药物达到预期的炮制效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微生物死亡或代谢异常,温度过低则微生物生长缓慢,发酵效果不佳。

12.可与白花蛇同贮防止其变质的药物为()

A、牡丹皮

B、吴茱萸

C、明矾

D、川芎

E、花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花椒含有挥发油,具有特殊气味,能起到防虫、防蛀、防霉的作用,可与白花蛇同贮防止其变质。而川芎、牡丹皮、明矾、吴茱萸虽也有一定防虫等作用,但通常不用于与白花蛇同贮。

13.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

A、宋代

B、唐代

C、明代

D、汉代

E、清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是明代。明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书中所述的“雷公炮炙十七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标志着中药

文档评论(0)

十四-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