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湘科版三年级下册《天气观测》单元4.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单元
《天气观测》
课题
4.天气预报
课时
1
核心概念
10.1天气和气候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天气和气候
3~4年级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虽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了解天气谚语,用天气谚语,学习预报天气。
了解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用天气谚语预报天气。
探究实践
通过了解天气谚语,学会用天气谚语预报天气。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学会用数据预报天气。
态度责任
能积极参与搜集谚语的活动。
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观点。
能与同学合作测量相关数据,描述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天气预报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学会用天气谚语预报天气。
教学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天气预报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会了测量气温、云、雨、风,用测量的数据能准确的描述天气情况。
提问1:天气预报是怎么回事呢?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们用哪些方法进行天气预报的。
(板书课题)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搜集天气谚语[材料准备:PPT]
提问1:你搜集了哪些天气谚语?
全班交流。
提问2:这些谚语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呢?
(1)“瓦块云,晒煞人。”这个谚语表示什么?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卷云晴天……)
(2)“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这个谚语是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层云阴天……)
(3)“蚂蚁搬家蛇过道,必定大雨到。”这个谚语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蚂蚁往高处搬家蛇往高处跑……)
“雨中知了叫,预告晴天到。”在炎热的夏季,听过知了叫吗?什么情况下叫的欢?什么情况下不叫?
(预设:晴天下雨前雨停前……)
提问3:这些谚语是怎么来的呢?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谚语预报天气)
小结: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现象的总结。东汉哲学家王充所著的《论衡》中,就有天气谚语的记载。可见天气谚语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经验总结。
天气谚语可分为四类:看云识天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看风识天气,如“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看光识天气,如“东虹日头西虹雨”;看物象识天气,如“燕子高飞晴无云,燕子低飞雨来到”等等。
(板书:看云识天气,看风识天气,看光识天气,看物象识天气)
2.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谈话:古人没有现代技术,只有靠眼睛观察。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与天气相关的信息。
提问1:你知道现在人们用哪些仪器进行气象探测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气象站卫星气球……)
小结:人们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探空气球、地面气象观测站、海洋气象监测船等获得来自天空、地面与天气有关的各项气象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从而对未来天气进行提前预报。
提问2:天气预报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方便出行提前准备……)
提问3:你知道哪些气象灾害?它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预设:干旱台风暴雨冰雹……)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有了天气预报,人们这对可能出现的气象状况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造成损失。为此,人们特意设立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呼吁世界各地的人们要关注天气预报。
谈话: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和记录天气信息,发现不同的地区每年的气象情况总是有些规律,如湖南一年四季分明,而云南却四季如春……这就是当地的气候特征了。
提问:我们所处地方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气候就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的天气平均状况。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全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有些地区四季分明,例如:湖南、山东等;有些地方气候温暖,只有雨季和旱季,例如,海南、台湾等;有的地区寒冷,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 岩石、沙和黏土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3.5《合理利用能源》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docx
- 3.5《夏季星空》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docx
- 3.6 观察土壤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3.6《让资源再生》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docx
- 3.7 比较不同的土壤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3.7《设计制作小车(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 3.8 岩石、土壤和我们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3.8《设计制作小车(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 3.8它溶解了吗 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