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docx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背诵默写《桂枝香?金陵怀古》,精准理解字词含义与翻译词句;掌握典型意象,熟练分析借景抒情、用典、对比等手法,提升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诵读感受韵律、体会情感,增强语感;借助小组合作探究词的意境、情感与特色,培养协作与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王安石对历史兴衰思考,感受其词风格,提升审美情趣;以史为鉴,培养对历史和现实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透彻理解内容,精准把握意象,体会作者情感;领会借景抒情、用典、对比等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深度理解作者对历史变迁、朝代兴衰的复杂思考;引导学生从词中汲取历史教训,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开启一场特别的“穿越”之旅,目的地是北宋时期的金陵城。金陵,那可是个“狠角色”,就像历史舞台上的超级明星,见证了无数朝代的起起落落,妥妥的“历史剧大户”。

而咱们的王安石,这位北宋的“大咖”,不仅在政治圈里掀起过变法的大风浪,在文学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有一天,他登上金陵高处,一阵秋风拂过,瞬间灵感如泉涌,于是,《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就诞生啦。

大家肯定好奇,王安石到底看到了啥,想到了啥,能写出这么牛的词?别着急,咱们马上跟着他的词句,去感受金陵的风云变幻,说不定,你会发现,原来古人的“脑洞”也这么大!

二、隆重介绍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

生平经历

少年时期:出生于江西临江军的一个官宦家庭,少时喜吟风弄月,父亲去世后,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专心钻研学术。

进士及第:庆历二年(1042?年)参加进士考试,被考官列为第一名,但因文章中一句“孺子其朋”引得宋仁宗不满,加上“有官人不为状元”的规定,名次与第四名的杨寘对调。

初入仕途:进士及第后,被委派为扬州签判,写成《淮南杂说》,后改任鄞县知县,在任近三年,开展多项整顿与建设,如大修水利、借贷存粮给民户等,为后期变法中青苗法的推行积累了经验。

朝廷供职:嘉祐三年(1058?年)被委派为三司度支判官,将改革意见写成《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进献给宋仁宗,但未受到重视。嘉祐五年(1060?年)朝廷委派王安石和司马光同修《起居注》,后“径迁”为知制诰。

变法革新: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与宋神宗对面长谈,后多次长谈,受神宗赞赏。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一年后正式拜相,开始变法革新,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两次罢相:变法推行过程中,遭到保守派反对,宋神宗也开始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次年复相。但因变法派内部矛盾重重,新法推行举步维艰,加上长子病故的打击,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江宁。

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提出“文章合用世”“务为有补于世”等文学主张,提倡经世致用。其散文简洁峻切,论点鲜明,如《读孟尝君传》;诗今存一千五百三十余首,文今存千余篇,词存二十余首,有《临川王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等,其诗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

哲学成就:受儒、道、佛三家影响,著有《易解》二十卷等多部著作,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儒家学派,史称“荆公新学”。

政治成就: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诸项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三、背景:

本词创作于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之时。这一时期,王安石的人生与北宋的局势都处于关键节点,对他创作《桂枝香?金陵怀古》产生了深刻影响。

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革新,试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推行的一系列新法,如青苗法、免役法等,旨在抑制兼并、富国强兵。然而,变法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强烈反对。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阻力,不仅要应对来自朝廷内部保守派的攻击,还要解决变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次年虽复相,但变法派内部矛盾重重,新法推行举步维艰。加上长子病故的沉重打击,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江宁。此时的他,历经仕途的大起大落,对政治斗争的复杂与社会现实的艰难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金陵,这座见证了多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名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王安石来到此地,目睹金陵的山川形胜,不禁联想到历史上诸多王朝的兴衰往事。金陵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