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意象、画面与意境(练习)(解析版).docx

第01讲 意象、画面与意境(练习)(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古代诗文阅读

第01讲意象、画面与意境

01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诗歌鉴赏选择题(意象、画面、意境)

【题型二】诗句赏析(意象、画面、意境)

02真题实战练

03重难创新练

题型一诗歌鉴赏选择题(意象、画面、意境)

1.下列对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首句用“接”“连”二字连接多个意象,展现出一幅浑然天际的壮美画面。

B.这首词以天帝与“我”之间的问答勾连上下两片,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C.“日暮”与前文的“晓”字照应,突出跋涉寻觅之就,暗寓年华老去之感。

D.“谩有”意为徒有、空有,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现了她对天帝的敬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现了她对天帝的敬重”有误;“学诗设有惊人句”意思是: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谩有:空有。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谩有”,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故选D。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江山秋色图①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B.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C.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D.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C.“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有误,前两句中描写山的“缥缈”,树的“槎牙”,以及“西风”“雁影斜”等景象都展现了秋天松弛闲静、宁静悠远的特点,并非生机勃勃;

故选C。

3.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淮上①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②我向秦③。

【注】①淮上:扬州。②潇湘:指今湖南一带。③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作者通过想象,移情于明月,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切和同情。

B.【乙】诗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直接抒发了与朋友分别而产生的无限愁绪和绵长思念。

C.【甲】【乙】两诗首句均是写景兼点明时令。

D.【甲】【乙】两诗中出现的“杨花”、“子规”、“杨柳”和“离亭”都是离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它们皆可烘托离别之愁绪。

【答案】B

【解析】B.【乙】诗三、四两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意思是: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交代二人在各自去向,两人分隔两地,间接表达离别之愁绪、思绪;“直接抒发”表述有误;

故选B。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夕次盱眙①县

韦应物

落帆逗②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③,听钟未眠客。

【注释】①盱胎:曾是淮南西道的属地,也称淮镇。②逗:短暂停留。③秦关:韦应物的故乡。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一、二句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是旅人前行的路,表明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换乘驿车到别处去,暗含奔波之意。

B.【乙】诗五、六句写城池暗黑,人们纷纷归家,大雁飞藏的芦苇丛,在晚霞余光的映照下,闪现出一片耀眼的白色。

C.两首诗三、四句都是写景,【甲】诗用“正”“悬”写出了平野开阔的大景;【乙】诗用“波涛”“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浩渺、壮阔的意境。

D.两首诗都是羁旅之作,【甲】诗借大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乙】诗借钟声烘托旅思之情,但比【甲】诗的情思更浓。

【答案】C

【解析】C.【乙】颔联“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展现的是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的景致,这两句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营造凄清的意境,而非“浩渺、壮阔的意境”,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故选C。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题大庾岭北驿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