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手外伤急诊急救处理规范演讲人:日期:
目录02出血控制技术01现场伤情评估03创面初步处理04骨折临时固定05转运前准备06急诊交接流程
01现场伤情评估
伤肢活动度快速判断检查伤肢各关节是否能够正常活动,能否完成屈曲、伸展等动作。关节活动情况观察伤肢肌肉是否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否主动产生力量。肌肉收缩能力评估伤肢的触觉、痛觉、温度觉等神经感觉是否存在异常。神经感觉检查
末梢循环状态检查皮肤颜色与温度比较伤肢与健肢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判断是否存在缺血或淤血。03用手指轻压伤肢甲床或皮肤,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超过2秒。02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动脉搏动触摸伤肢的动脉,如腕部桡动脉、肘部肱动脉等,检查是否有搏动。01
复合伤风险筛查头颅部检查是否有头皮血肿、颅骨骨折或脑挫裂伤等。01胸腹部评估是否有肋骨骨折、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02脊柱和骨盆检查是否有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可能导致大出血或神经损伤的情况。03
02出血控制技术
直接压迫止血操作要点迅速准确力度适中抬高伤肢密切观察迅速找到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压迫力度要适中,既要能止血,又要避免压伤周围组织。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缓血流速度,减少出血量。持续观察止血效果,如有渗血或止血无效,应立即调整压迫位置或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止血带使用指征与时限使用指征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或加压包扎无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时限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避免长时间缺血导致组织坏死。松紧适度止血带要松紧适中,既能阻止血液流动,又不致损伤皮肤。标记时间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及时放松。
特殊血管损伤处理动脉损伤神经损伤静脉损伤复合伤处理如遇到动脉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迅速转送医院手术治疗。静脉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小,可加压包扎止血,同时观察伤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如有神经损伤,应尽量避免在伤口处加压,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如伴有骨折、脱位等复合伤,应先处理血管损伤,再处理其他损伤。
03创面初步处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避免用刷子或硬物摩擦。轻柔操作如异物嵌入伤口深处,应由医生在麻醉下取出。伤口内异物处先清除明显可见的异物,如尘土、石子、木屑等。清除原则如涉及眼、口等特殊部位,应寻求专业医生帮助。特殊情况处理异物清除基本原则
消毒剂选择与冲洗规范消毒剂选择推荐使用碘伏、双氧水或医用酒精等广谱消毒剂。01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棉球或棉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避免消毒液进入伤口内部。02冲洗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和其他污物。03注意事项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如红药水、紫药水等。04
无菌敷料覆盖技巧选择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固定敷料更换敷料常用的有无菌纱布、无菌棉球等。将无菌敷料轻轻覆盖在伤口上,避免与伤口直接接触。使用胶布或绷带将敷料固定在伤口周围,避免脱落。如敷料被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04骨折临时固定
夹板材料选择标准具有坚固性轻质材料可塑形透气性好夹板必须足够坚固,能够有效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移动。夹板易于塑形,能与肢体紧密贴合,达到稳定固定效果。选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夹板,可减轻患者负担,便于搬运和转运。夹板应具有一定透气性,避免肢体长时间受压导致皮肤坏死。
关节屈曲位固定对于关节屈曲位骨折,应将关节固定在屈曲位,以减少关节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关节伸直位固定对于关节伸直位骨折,应将关节固定在伸直位,以保持关节的稳定性。跨关节固定对于跨关节的骨折,应将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固定,以增强稳定性。功能性固定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关节的功能活动,避免关节僵硬。关节保护性固定方法
神经血管束避让原则了解解剖结构在固定前,应熟悉骨折部位的神经血管束走行,避免固定时压迫或损伤。避让神经血管束在固定时,尽量避开神经血管束,避免对其造成压迫或损伤。观察神经血管束功能在固定后,应密切观察神经血管束功能,如出现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应及时调整固定。及时处理神经血管束损伤如发生神经血管束损伤,应立即解除压迫,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轻损伤程度。
05转运前准备
患肢抬高角度控制01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以心脏平面为基准,控制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可减少出血和肿胀。02抬高角度上肢骨折或损伤,应维持在肘部屈曲90度位;下肢骨折或损伤,应保持膝关节微屈,足跟部垫高。
转运体位摆放规范适用于昏迷或全身多处损伤的患者,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仰卧位适用于胸部或背部损伤的患者,可避免伤口受压,减轻疼痛。侧卧位适用于脊柱损伤的患者,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二次损伤。俯卧位
生命体征监测频率6px6px6px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窒息。呼吸频率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避免低体温或高热。体温定期监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