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外国对华投资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对经济的变革作
用
作者:吴剑芸
内容提要: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外
国资本的涌入,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逐步瓦解,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挤垮了小农经济的同时,也促
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
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并为经济在经历巨大政治、社会环
境变动后,恢复并发展,最终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的环境
下,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传统经济市场经济小农业和手工业机械化资本
主义经济租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后
半叶起,中国资本主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至抗日战争前)
中国的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中国经济与世界
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
一、市场的扩大
(一)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国内市场的扩大,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表征。中国农
产品商品化过程在明清时代已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鸦片战争后,特
别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农产品商品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它的主要特征是伴随着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的输出急剧增长,国
内经济作物的种植迅速发展,粮食作物也进一步商品化。随着资本主
义经济的入侵,中国原有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受到严重
冲击。外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的大范围推广上面,还表现在
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发展、资本主义农垦公司的产生、农产品加工业的
发展等方面。从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
品商品化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这些地区农产商品化程度明显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二)手工产品的市场变动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密切结合,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自然经济的
突出特点。我国原有十分发达的手工业,并以技艺精湛闻名于世,除
自给外尚有出口。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入侵中国后,中国手工业产
品在本国市场上日益受到机制工业品的排挤。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
义的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了中国,但是并不为中国手工业者所接受,
在收到了“洋布”的严重冲击之后,部分手工业者开始反思,渐渐地
学习接受这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虽然中国的手
工业者努力改进,却还是无法扭转不利的处境,随后新兴工业应运而
生。
新工业的出现当然是西方冲击的反应。但就每项工业的产生说,都
不是来自西方的意愿,而是中国人努力的结果,尽管是失败的结果。
就当时“求强”“求富”的思想和“机船矿路”路线来说,也不完全
是“冲击——反应”模式,它们的形成,有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还
有自龚自珍以来的“思想之解放”(梁启超语),以至可以追溯到
17世纪的社会变革和“明夷”思潮。
1860年时全国土布流通量约31690万匹,占产量52.41%,至1894
年已降至29036万匹,占产量49.23%;1913年进一步降至18751万
匹,占产量37.7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稍回升,1920年时达22126
万匹,占产量40%多,不久又下降,至1936年时已只有9162万匹,
占产量25.96%。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土纱、土钢、土针、土
靛青等市场受洋货冲击极大,使这些手工行业很快衰落,但是草帽辫、
花边、抽纱、发网、针织品、火柴、猪鬃、肠衣等手工行业得到发展,
市场扩大,不少产品供应国外市场。手工业市场在收到养活严重冲击
的同时,也在以守着先进的生产方式,采用着先进的技术,从而推动
了现行的手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和手工业的逐步机械
化。
机制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手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到1936
年,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手工业总产值的30.6%,与机制工业的产
值比则只有后者的69.2%了。这一时期,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手工
业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当时最大的两项民族机制工业是棉纺和面粉。
棉纺业是先以纺粗支纱供应手工织布为主,到1920年它已占有52%
的纱市场;然后转向织机布,到1936年亦占有57%的布市场。至此,
它已杜绝了洋纱进口,洋布的进口也不多了。原本被中国手工业者视
为眼中钉的“机器”,却为手工业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产量,赢得了
意想不到的收效。
(三)近代商业、金融业与商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软土地基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技术规程.pdf VIP
- 数字智慧某著名企业FCM财务成熟度评估模型(149页PPT).pptx VIP
-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大行程电动夹爪.pdf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考试卷.doc VIP
- (四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完整.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VIP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7章 量子模拟(1).pptx VIP
- PCB化学镀镍无钯活化瞬时工艺研究:铜镍逆置换的应用探讨.docx VIP
- 医院课题经费预算调整申请表模板使用说明.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