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选地、整地》.docxVIP

《“抚松人参”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选地、整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05

T/FSRS

抚松县人参协会团体标准

T/FSRS3.1—2025

“抚松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第1部分:选地、整地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FusongGinsengPart1:LandSelectionandPreparation

2025-06-10实施2025-05-10发布

2025-06-10实施

抚松县人参协会发布

I

T/FSRS3.1—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程序构成 1

5技术要求 2

5.1选地 2

5.2整地 3

5.3作床 4

6溯源管理 4

1

T/FSRS3.1—2025

抚松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第1部分:选地、整地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抚松人参”种植种植过程中选地整地的程序,规定了选地、整地、作床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抚松人参”种植的选地整地管理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789人参优质种植技术规范

NY/T2301参业名词术语

T/FSRS3.5“抚松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第5部分:生产档案

3术语和定义

GB/T34789和NY/T2301参业名词术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抚松人参fusongginseng

“抚松人参”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用于证明“抚松人参”的特定品质。抚松县人参协会是“抚松人参”商标的注册人,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

3.2

非林地non-forestland

伐林地或林地以外的土地,统称为非林地,如非基本农田、荒地、滩涂地、园地等。

3.3

定凳determineeare

在规划参地时,确定参床长度、排水沟和拦水坝位置的作业。

4程序构成

“抚松人参”种植过程中选地整地程序包括3个阶段,其中,整地阶段细分为2个步骤,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T/FSRS3.1—2025

1

1选地(见5.1)

2整地(见5.2)

2.1新林地(见5.2.1)2.2非林地(见5.2.2)

3作床(见5.3)

图1“抚松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第1部分:选地整地程序流程图

5技术要求

5.1选地

5.1.1种植区域

5.1.1.1经纬度

北纬41°42′~42°49′,东经127°01′~128°06′。

5.1.1.2海拔

400m~1000m。

5.1.1.3气候

有效积温1900℃~2800℃,年平均气温1℃~7.5℃,7~8月平均气温20℃~23.5℃;年降雨量500mm~1300mm;无霜期90d~130d,全年日照时数约2300h。

5.1.1.4区域

远离居民区和主要公路50m外,排水方便及不宜发生冻害的区域。

5.1.2植被

5.1.2.1新林地

采伐迹地选择以乔木、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为宜,灌木层以胡枝子、榛柴等为宜。

5.1.2.2非林地

非林地坡度应≤25°。前茬作物以玉米、大豆、苏子、水稻、高粱等为宜,同时应改良后使用。马铃薯、向日葵、番薯、瓜地等不宜选择。

5.1.3土质

3

T/FSRS3.1—2025

以白浆土、黄或黑沙腐殖土、暗棕壤或砂质壤土为宜。

5.1.4地势

选择平地、平岗地或缓坡地,缓坡地坡度≤25°。坡向以向北为主,其次选东向。

5.1.5空气

按照GB/T34789执行。

5.1.6灌溉水

按照GB/T34789执行。

5.1.7土壤

5.1.7.1有机质含量

采伐迹地≥3%,非林地≥1.5%

5.1.7.2土壤pH值

5.5~6.5为宜

5.1.7.3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限量

五氯硝基苯(PCNB)0.3mg/kg,六六六0.4mg/kg,滴滴涕(DDT)0.5mg/kg,铅250mg/kg,镉0.3mg/kg,

文档评论(0)

小小的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