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赤峰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2025.04
(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成中英先生在《论中西哲学精神》一书中曾经写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会走哲学的
探索之道。一种人是想追求宇宙的真实,想从知识上去掌握存在的真理;这种人探索哲
学的动机是理性知性的。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知识惊诧’,也许就是指这种哲学
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基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感遇,亦即基于某种存在境遇而引发对哲学的
兴趣。这种探索哲学的动机是实践的、生活的。《易·系辞》中所说‘作易者,其有忧患
乎’的‘忧患’,可说是第二种探索哲学的因缘。”
成先生认为,这两种因缘的差别在哲学的源头之处,决定并且显示了中西哲学品质
的不同。西方哲学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身外的宇宙,是把自己作为认识主体之后,进而
确立的认识对象——世界。西方哲学的第一次发问和回答都是这个世界的本源问题。中
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的关注却在于人,在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中国哲学的
探求之情乃是激发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感遇。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中
国哲学回答的是:人,单就成为一个人的角度,应当如何去做的问题。他写道:“由于哲学
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养成这种人格。哲学
不单要知道它,而且要体验它。”在这里冯友兰先生又引用金岳霖的话来突出中国哲学
家的人生追求:“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
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
地纯粹体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
整个中国哲学一方面在学理角度追求个人内心的圣洁,追求个体行为的高尚;同时
更注重在自己个人身上,在生活现实当中实现这种哲学追求,在中国哲学的探求道路上,
生命的全面彻底投入,是它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中国人的内在精神中,又养成了人与自
然天生的和谐。中国文人特别注重在自由山水中作生命的怡养和享受。在这样的文化基
础和逻辑道路上发展,它的结果当然就是: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场景里,文人墨客
可以挥洒他们的才情,舒展他们的生命。所以,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济世情怀的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孔子也有纵情山水的审美梦想,当听说曾点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夫子也不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
进》)。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展开了中国传统文人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热情四
溢的艺术化、审美化的生存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我们也常常见到“无须丝与竹,山水
有清音”的隐逸闲适;“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在洒脱;“把酒临风,
宠辱偕忘”的志士情怀;“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优雅诗意。中国传统文人就是这样自
觉地在这天然的美妙与绚丽中间怡养自己自由超脱的人生,抒发主体的情怀,将自我的
浪漫情怀寄托于山水之间,与自然在本质的合一中同欢共乐。
总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生美学,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
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的人生美学。
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美学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一种真挚与鲜活,它没有庞杂严密
的理论体系,较少西方式的精密细致的逻辑推理,但却有精妙审美体验的点滴总结和直
接表述。魏晋时期美学理论推崇“神与物游”“气韵生动”,唐代提倡“离形得似”“境
生于象外”“以心性为本”,在明之后则主张“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中国传统美学始终在感性化地倡导和追求“境外之象、言外之意”,追求“飞鸿泥爪之
痕、羚羊挂角之迹”,追求“物我两忘之境、心斋坐忘之怀”,追求“同自然之妙有”“度
物象而取其真”的艺术之本源,追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
端”的审美想象空间。
(摘编自刘长庚《生命的投入与怡养——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
材料二:
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审美本质进行提炼,在审美层面上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气派,是中华民
族对于美的一种理性的抽象概括,其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
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含答案.docx
- 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化学含答案.docx
- 辽宁省抚顺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卷.docx
-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教师版).docx
- 辽宁省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答案.docx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