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法律。
第二条本法律所称塑料污染,是指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第三条国家对塑料污染实行全过程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进塑料污染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塑料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塑料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塑料污染治理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塑料污染治理产业健康发展。
第六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对在塑料污染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生产与销售
第七条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塑料产品生产的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塑料污染。
第八条生产塑料制品,应当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降低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第九条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塑料产品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管理制度,确保塑料产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第十条限制生产、销售以下塑料制品:
(一)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塑料薄膜;
(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三)一次性塑料棉签;
(四)一次性塑料吸管;
(五)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六)国家规定限制的其他塑料制品。
第十一条限制销售未标注塑料污染治理标识的塑料制品。
第十二条销售塑料制品的企业应当如实记录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回收等信息,并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
第三章使用与回收
第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觉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优先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
第十四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塑料制品管理,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第十五条限制在公共场所、餐饮服务场所、宾馆、酒店等场所使用以下塑料制品:
(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二)一次性塑料棉签;
(三)一次性塑料吸管;
(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五)国家规定限制的其他塑料制品。
第十六条鼓励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桶等。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塑料回收体系,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废弃塑料制品交由回收企业处理。
第十八条回收企业应当对废弃塑料制品进行分类、清洗、破碎、再生等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第十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塑料回收产业,对塑料回收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塑料污染治理相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法律规定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按规定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二)未按规定建立塑料产品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管理制度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三)销售未标注塑料污染治理标识的塑料制品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四)使用限制销售的塑料制品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五)未按规定记录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回收等信息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六)未按规定进行塑料回收处理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第二十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法律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本法律施行前,已经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应当逐步淘汰,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回收处理。
第二十八条本法律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本法律是对我国限塑令的立法,旨在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第2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限塑令》。本文将从《限塑令》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效果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
1.塑料污染现状: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塑料垃圾产生量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文件目录.pdf VIP
-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pdf VIP
- 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docx VIP
- 电力变压器声纹检测技术导则.docx VIP
- 调度员考核管理细则梳理.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24—0201.docx VIP
- 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控制制度.pdf VIP
- 2021《森林消防队伍基础设施、装备及制度建设标准》.pdf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 633-2012).pdf VIP
- (高清版)-B-T 2423.18-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