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喀什地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甲与乙有仇,甲趁乙夜晚下班途中将其打晕后逃走,丙路过时看见乙昏迷,便将乙身上装有5000元现金的包拿走。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A.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B.非共同犯罪
C.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共同犯罪
【答案】:B
【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判断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关键在于各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共同故意是指各行为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共同行为是指各行为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本题中,甲的行为是出于与乙有仇,将乙打晕,其主观故意是伤害乙,实施的行为是对乙进行殴打使其昏迷。而丙路过时看到乙昏迷,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包拿走,丙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乙的财物,实施的行为是秘密窃取乙的财物。甲和丙之间并没有事先进行意思联络,不存在共同故意,各自的行为也是独立的,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甲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盗窃罪。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没有进行预谋,而是在着手实行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本题中甲乙并没有形成共同犯罪故意,所以不属于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商议和策划,从而形成共同的犯罪故意。显然本题甲丙没有事先通谋并形成共同犯罪故意,不属于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可以由一个人单独实施的犯罪,当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时,所构成的共同犯罪。本题甲丙不构成共同犯罪,自然也不属于任意共同犯罪。综上,甲和丙的行为非共同犯罪。
2、中国已建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半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建在()。
A.贵州平塘
B.云南楚雄
C.广西桂林
D.湖南凤凰
【答案】:A
【解析】中国已建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半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它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云南楚雄、广西桂林和湖南凤凰均不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地点。所以答案是贵州平塘。
3、利润本质上是()
A.抽象劳动价值的产物
B.具体劳动价值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答案】:D
【解析】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为了生产,需要预付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的全部资本。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这种观念上的转化,使剩余价值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劳动,但是抽象劳动价值的产物并不能准确表述利润的本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并非利润的本质来源。全部预付资本只是生产中投入的成本,利润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增价值,并非其本身产物。所以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
4、某次数学竞赛,前三名在甲、乙、丙三人中,而三人分别属于A、B、C队。已知:①C队选手比乙成绩好。②甲比B队选手成绩差。③B队选手比C队选手成绩好。根据题干,下列判断为假的是()。
A.第一名是丙
B.乙是A队选手
C.第二名是C队选手
D.乙比甲的成绩好
【答案】:D
【解析】由①和③可知,第一队选手>第二队选手>乙,那么乙是第三队选手且为第三名;再由②可知,第一队选手>甲,所以甲是第二队选手且为第二名,由此可推出丙是第一名,为第一队选手。
5、张某欲实施杀人行为,与王某商议并委托其购买毒药,王某依约将毒药购买后交予张某。此后,张某放弃了杀人的意图,并将毒药销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与王某都不构成犯罪
B.张某与王某都成立犯罪中止
C.张某成立犯罪中止,王某不构成犯罪
D.张某成立犯罪中止,王某成立犯罪预备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共同犯罪以及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相关法律概念,分别分析张某和王某的行为性质。首先,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本题中,张某和王某有共同杀人的故意,并且实施了共同的行为,张某为了杀人委托王某购买毒药,王某按照张某的要求购买并提供了毒药,因此张某和王某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犯罪。对于张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张某后来放弃了杀人意图,并将毒药毁灭,其行为符合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即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并且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张某成立犯罪中止。对于王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王某受张某委托购买毒药,此行为属于为实施杀人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但在准备阶段,张某放弃了犯罪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阿坝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5年池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海南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有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那曲地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九江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武隆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 2024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4年贺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年牡丹江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有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丹东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5年常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 2024年遂宁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docx
- 2025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精选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滨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潍坊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5年永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林芝地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5年临夏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巴彦淖尔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2023年西安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