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语文 文言虚词 复习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虚词

01考情解码·命题预警智能导览·极速定位02体系构建·思维可视03核心突破·靶向攻坚04真题溯源·考向感知考点一重点虚词 考点二复音虚词 考点三兼语虚词

01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考情解码·命题预警年份卷别考查词语词语题(关联教材课文)/翻译题2025全国一卷曷为、若高中:《短歌行》《烛之武退秦师》全国二卷殆初中:《论语·为政》2024新课标Ⅰ卷之、以、也在翻译题中考查全国甲卷藉、即、固、但、所以、与、以高中:《赤壁赋》初中:《桃花源记》《陈涉世家》《记承天寺夜游》2023新课标Ⅰ卷者、是以、之、而、焉在翻译题中考查新课标Ⅱ卷而、之、乎在翻译题中考查①虚词主要放在翻译中考查。②词语题中,虚词也会涉及,且与教材课文(含初中教材)相关联。③虚词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18个)及副词上。

02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03核心突破·靶向攻坚

方法一:语境推断法任何一个词的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所以根据上下文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又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句子的大意是“况且在哪里放置土石呢?”,由此确定“焉”是疑问代词,译为“哪里”。对于文言虚词的复习,除平时的积累,加强对常用虚词的理解识记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虚词的方法。常见文言虚词含义推断方法

方法三:语法推断法语法推断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推断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人”和“我”,宾语分别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个“为”应为谓语动词,译为“是”;末一分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不表示实在意义。方法二: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对应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中,前后两句结构相同,其中“矣”是句末语气词,由此推知对应位置的“思”也是句末语气词。

方法五:标识推断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同时我们也要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说的是……吧(吗)”,等等。方法四:位置推断法位置推断法,就是根据虚词在句中所处位置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如虚词“也”:在句中表停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在句末则表语气,且所表语气由句子的语气决定,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也”在句末,表判断语气;“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也”在句末,表商量语气。

考点一重点虚词(18个)高考考查的文言虚词,主要是指十八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些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的词性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等。

考点一重点虚词(18个)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少遭兵乱,梁将霍存掠得之,养以为子。庄宗灭梁,彦威自陕来朝,庄宗置酒,赐姓名曰李绍真。明年,徙镇武宁,从明宗击契丹,明宗爱其为人,甚亲厚之。其后赵在礼反,彦威别讨赵太于邢州,破之,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明宗军变,纵火焚营噪呼:“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归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许之,乃拥兵入城,彦威独不入。部兵在外者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营城西北隅不动。居二日,明宗复出,得彦威兵,乃之魏县。(节选自《新五代史·霍彦威传》)

考点一重点虚词(18个)【例1】下列对文中红色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洺州曲周人也”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句中的“也”字含义和用法相同。B.“乃之魏县”与“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两句中的“之”字含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