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节质量的测量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引入
当我们去买水果时,售货员要将水果放在秤上称一称。
你知道售货员是用什么量来反映所称水果的多少吗?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质量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质量(mass)表示。
科学中的质量不是生活中所说的“产品质量”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
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用克(符号为g)
或毫克(符号为mg)作单位。
物体的质量很大时,可以用吨(符号为t)
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保存于巴黎国
际计量局内的
国际千克原器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一个鸡蛋大约50g约150g约50kg
大约5t可达150t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我的质量为_____千克,
班上同学质量最大是_____千克,最小的是______千克。
随机选取8个同学,他们的平均质量为____千克。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阅读磅和盎司
英、美等国现在还经常用磅(符号为lb)作为质
量的单位。1磅=0.4536千克。
国际黄金市场上交易的黄金,其质量的单位为盎
司(符号为oz)。1盎司为1/16磅。1盎司=28.3495克。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一盒太空食品从地球上带
到太空中时位置变了,但
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
质量也就不变。
同样,铁锭被轧钢机轧成铁板,
形状改变了,但它所含物质的
多少没有变,质量也不会变。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一块冰温度升高,直到熔
化成水后,其温度和状态
变了,但它所含物质的多
少没有变,质量也不会变。
综上所述,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
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质量的测量
在商店、市场和工地上,经常可以见到测量质量的器具。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在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测量质量
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托盘天平物理天平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天平的组成
教学分析
TeachingAnalysi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 科学观察 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1.5 科学探究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1生物与非生物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2细胞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2细胞第3课时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4 常见的动物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5 常见的植物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2.6 物种的多样性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4.3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4.3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4.4物质的比热-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4.5熔化与凝固-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4.6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pdf
- 4.6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pdf
- 4.7升华与凝华-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pdf
- 中考科学--考点29 金属2(解析卷).pdf
- 中考科学--考点31 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鉴别、检验和推断(解析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