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所罗门之歌》洞察黑人文化语境下的伦理挣扎与重生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经典之作,在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莫里森凭借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深入挖掘美国黑人的历史与文化,生动地展现了黑人在种族压迫、文化冲突等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生存困境与精神挣扎。1993年,莫里森因包括《所罗门之歌》在内的一系列杰出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性作家,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文学成就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彰显了《所罗门之歌》的文学价值与深远影响。
这部小说以“黑人会飞”的古老民间传说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