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囊瘤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卵黄囊瘤血管瘤科介入医学科1

病史简介患儿,女,2岁,因“骶尾部占位2月”入院家长诉患儿于摔伤后骶尾部出现肿物,于当地医院CT检查考虑血肿,给予穿刺抽液及抗感染治疗(10ml、10ml、5ml),效果不佳,瘤体较前进一步增大,就诊我院行超声及MRI检查均提示血管瘤并出血。查体:腹部膨隆,无明显腹壁静脉曲张、腹壁无明显水肿,腹部质韧,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缘下4cm,脾脏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5次/分。2

实验室检查铁蛋白:37.5ug/L甲胎蛋白:60487.9ug/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25.47ug/L癌胚抗原:0.5153ng/ml乳酸脱氢酶:456U/L3

影像学检查4

影像学检查5

影像学检查6

术中造影7

活检病理及化疗(骶尾部肿瘤穿刺)恶性肿瘤,考虑卵黄囊瘤。免疫组化标记符合卵黄囊瘤。博来霉素(15u/m2,d1)+依托泊苷(100mg/m2,d1-5)+顺铂(20mg/m2,d1-5)8

病理骶尾部肿瘤穿刺)恶性肿瘤,肿瘤组织大部分坏死,少部分未坏死的肿瘤组织考虑卵黄囊瘤组织。有待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具体分型。免疫组化:SAll4、Cqpc-3、AFP、CK、CD30、CD117、Vim、Ki-67、Bcl-2、SYN、CgA、PLAP(骶尾部肿瘤穿刺活检)IHC:SALL4+,GPC-3+,AFP+,CK+,PLAP+,SYN+,CGA-,CD30-,CD117±,Vimentin-,bcl-2-,Ki-67+20%.9

术后病理骶尾部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组织中查见成熟性畸胎瘤组织65.63%;增生的肉芽组织、纤维组织、泡沫细胞聚集占34.37%,未见卵黄囊瘤组织。IHC:SALL-4-,OCT-4-,AFP-,GPC-3-,CD30-,CD117-,CK+,SYN-,INI-1+,CD56+,PLAP-,Ki-67+<3%.建议临床治疗后定期复查,注意复发倾向。10

鉴别诊断横纹肌肉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主要症状是痛性或无痛性肿块,早期即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肺转移最常见,胚胎性多见,头颈部及外生殖器部位多见。MRI表现T1加权相中等信号和T2加权相中等增高信号,信号程度不均。畸胎瘤:为一种胚胎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和任何器官,常见于躯体中线部位或中线两侧,肿瘤可表现为实性或囊性,如肿瘤压迫直肠、膀胱,可导致排便、排尿障碍。2/3的恶性畸胎瘤AFP增高,MRI可显示囊性还是实性及钙化灶、骨骼影等。11

病史简介二患儿,女,1岁,因“发现腹部膨隆4天”入院患儿家长于4天前发现患儿腹部膨隆,质韧,伴有厌食,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咳嗽,无异常哭闹。遂于2019-07-20就诊于我院行B超示“1、考虑肝母细胞瘤并肝内多发转移,腹膜后受累2、胆汁淤积”,建议入院行介入治疗。入院后行增强胸部平扫腹部增强及颅脑MR提示1.肝母细胞瘤2.肺部结节3.颅脑转移4.门脉癌栓。查体:腹部膨隆,无明显腹壁静脉曲张、腹壁无明显水肿,腹部质韧,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缘下4cm,脾脏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5次/分。12

实验室检查铁蛋白:225ug/L甲胎蛋白:71438.4ug/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99.66ug/L血红蛋白:115.00g/L乳酸脱氢酶:2627U/L13

影像学检查14

颅脑MR15

肺部平扫16

治疗过程入院后行增强CT显示门脉癌栓,属于TACE手术禁忌,请血液肿瘤科会诊,建议行穿刺活检后再行化疗。向家长交待病情后于2019-07-24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术呈顺利。17

病理(肝脏肿瘤穿刺组织)送检穿刺组织中查见卵黄囊瘤组织。IHC:SALL4+,AFP灶状+,CEA-,OCT4-,INI-1+,GPC-3+,CK+,Desmin-,Vimentin-,myogenin-,HerPar1-,Ki-67+80%.18

治疗07-30开始给予第1疗程PEB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化疗7.31复查腹部B超示:1.肝母细胞瘤并肝内多发转移,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瘤栓;2.胆汁淤积;3.腹盆腔积液于08.01转入PICU,动态复查血红蛋白下降08-01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术后当日血红蛋白稳定,继续化疗,后好转。19

介入1次,化疗两个疗程后20

化疗后21

外科切除后22

外科术后病理23

疾病简介内胚窦瘤(Endodermalsinustumor,EST)又称卵黄囊瘤,是少见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儿童期常发生于性腺,尤以男性睾丸多见;性腺外部位如后腹膜、阴道、大网膜、松果体、第三脑室、肝脏等本病生长快、质脆、常常有灶性坏死、出血,恶性程度高,临床发现时往往有远处转移。瘤体内可见囊性坏死、出血,钙化罕见。血清AFP升高。24

组织学起源生殖细胞早期(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