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调节交感神经的药物
调节交感神经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抑制交感神经功能的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效应,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常用药物:如普萘洛尔,适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等;美托洛尔,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比索洛尔,对心脏β1受体有较高选择性,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胃肠道不适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等。
2.α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能选择性地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同时也能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常用药物:如酚妥拉明,可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及治疗其所致的高血压发作;哌唑嗪,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
-不良反应: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头晕、乏力、心悸等,首次用药时可能出现“首剂现象”,表现为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
3.镇静催眠药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焦虑,从而间接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因为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常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常用药物:苯二氮?类如地西泮(安定)、氯氮?等,以及非苯二氮?类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睡眠,缓解紧张情绪,进而对交感神经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嗜睡、头晕、乏力等,长期使用可能有依赖性。
4.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一些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抗抑郁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从而对交感神经功能产生间接调节作用。
-常用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不良反应:初期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性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撤药反应。
兴奋交感神经的药物
1.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与交感神经兴奋相似的效应。
-常用药物:肾上腺素,可激动α和β受体,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的急救;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受体,可用于治疗急性低血压和休克等;多巴胺,小剂量时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中等剂量激动β受体,大剂量激动α受体,常用于抗休克治疗。
-不良反应: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