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断头路”是指前面被截断而不能通行的路,其出现受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某市政府计划在2024年打通10余条城市“断头路”。下图示意该市南部道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打通图中陵西南大街(渚河路-水厂路)断头路,通行压力缓解最明显的道路是()
A.水厂路 B.中华南大街
C.光明南大街 D.渚河路
2.除缓解交通压力外,打通“断头路”有利于()
①优化城市路网 ②增加出行次数
③缩短通行距离 ④减少交通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B2.C
【解析】
【1题详析】
断头路打通后,主要缓解同向主干道的交通压力,陵西南大街断头路打通后,可以大大缓解中华南大街的交通压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析】
打通“断头路”将有利于优化城市路网,减少绕行,减少交通污染,①③④正确;与出行次数无关,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甘肃省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养羊业为当地特色产业。2017年,该县组建国有扶贫产业开发公司,建立黄花滩移民区万只种羊繁育基地,探索“贷母还羔”的“羊银行”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区别于“输血式”扶贫,是通过扶贫能够让农民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下图示意黄花滩移民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花滩移民区发展特色养羊产业的自然优势为()
①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②气候湿润,利于牧草生长
③污染小,环境质量好 ④河流水源优质,草类茂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该地“造血式”扶贫的主要途径有()
A.提供农业补贴,减轻农民生产负担 B.提供羊羔,成年后统一收购并外销
C.提供基础母羊,推广科学养羊技术 D.加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提高产出
【答案】3.C4.C
【解析】
【3题详析】
当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质好,水量充足,有利于牧草生长;且当地污染小,环境质量好,有利于培育优质羊,③④正确;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土壤较为贫瘠,①②错误。故选C。
【4题详析】
造血式扶贫途径是让农民有能力扩大再生产能力,公司提供母羊(而不是提供羊羔),并指导生产,还羔后,母羊可以继续养殖,将有能力进一步再生产,而不是直接提供补贴,C正确,AB错。当地发展养殖业,而不是加强农业“种植”,D错。故选C。
冰川槽谷(U型谷)和冰斗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槽谷的长度、宽度与形成时期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高山(海拔3600米左右)局部地区冰川地貌分布状况,图中上槽谷和下槽谷形态较完整且分别形成于两次相邻但不同强度的冰川作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合理的推测依据是()
①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 ②下槽谷嵌套于上槽谷中
③下槽谷形态保存较完好 ④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据上槽谷和下槽谷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
①上槽谷形成时期气温更低 ②下槽谷形成时期冰川规模更大
③槽谷形成经历了两次冰期 ④两槽谷形成时期气候持续变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5.B6.D
【解析】
【5题详析】
冰川槽谷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整个下槽谷完全嵌套于上槽谷之中,且形态完好,说明下槽谷形成后没有遭受冰川侵蚀;若上槽谷形成时间晚于下槽谷,则下槽谷的形态会被破坏,②③正确,B对;上槽谷形成早于下槽谷与河流的流向及山脊位置、冰斗的形态及开口朝向无关,①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
【6题详析】
与下槽谷相比,上槽谷宽度和长度更大,说明第一次冰期气温更低,冰川规模更大,形成了上槽谷;两次槽谷形成时期经历了冷—暖—冷—暖过程。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D对,排除ABC。故选D。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白城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399.9mm,年平均蒸发量1340mm,被称为“旱地之泽”。松辽平原曾经存在一个巨大的湖泊(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逐渐演变成松辽平原。平原内存巨厚的沉积地层,沉积粒径下部细上部略粗。下图示意白城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高三下学期“三诊”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