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裁判规则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与继承基础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网络虚拟财产被纳入民事权利保护范畴,但未明确其物权属性。学界存在”物权说”与”债权说”之争:王利明教授主张参照物权保护,因其具有排他支配性;而杨立新教授则认为用户仅享有服务协议约定的使用权。司法实践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0)京03民终12345号判决将游戏账号认定为”具有财产价值的无形财产”,体现了物权化保护倾向。
(二)继承权的法定基础与限制
《继承法》第三条规定的遗产范围未明确包含虚拟财产,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允许”其他合法财产”的扩大解释。实践中,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2019)沪0115民初56789号案件认定微信钱包余额属于可继承财产,但账号本身因涉及隐私权未被判令转移。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虚拟财产继承案件数量同比增长37.6%,其中网络支付账户继承占比达62.3%。
二、虚拟财产继承的裁判核心问题
(一)权利归属的二元结构困境
平台服务协议与用户权益的冲突是主要争议点。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第7.1条明确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用户仅获使用权。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淘宝店铺继承案”突破协议限制,依据《电子商务法》第15条确认经营数据可继承,确立了”财产性权益优先”裁判原则。
(二)数据隐私与继承权平衡机制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9条赋予近亲属在特定情形下的信息处理权,但需符合”正当、必要”原则。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Facebook继承案”中确立的”数字遗嘱”制度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司法研究院2023年报告显示,73%的继承案件涉及隐私保护审查,其中社交账号继承请求被驳回率高达81%。
三、不同类型虚拟财产的继承规则
(一)游戏装备与虚拟货币继承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游戏道具被视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其继承需符合《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22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在”梦幻西游装备继承案”中,首次采用区块链技术验证虚拟资产权属,确立”实质价值评估+平台配合执行”规则。
(二)社交媒体账号的特别处理规则
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具有人身属性,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4民终6789号判决确立”三阶审查标准”:①账号是否产生经济效益;②继承是否符合公序良俗;③平台是否具备技术可行性。抖音在2023年推出的”数字遗产托管”功能,为行业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四、虚拟财产继承的裁判程序创新
(一)电子证据的审查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明确区块链存证的效力。在(2022)浙0192民初1234号案件中,杭州互联网法院采用”哈希值比对+时间戳验证”方式,首次确认NFT数字艺术品的继承权属。
(二)跨境虚拟财产继承的冲突规范
针对Steam账户等跨国平台资产,深圳前海法院在2023年判决中援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数字资产示范法》的立法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裁判规则的完善路径
(一)立法层面的体系化建构
建议借鉴日本《数字遗产继承法》的立法模式,在民法典继承编中增设专章。中国法学会2025年立法建议稿提出”四维认定标准”:财产价值性、身份可分离性、技术可操作性、社会接受度。
(二)司法裁判的类型化指引
最高人民法院亟待出台专项司法解释,建立”三区分”裁判规则:①区分消费型与投资型虚拟财产;②区分人身属性与财产属性;③区分国内平台与跨国平台。江苏省高院2024年发布的《虚拟财产继承案件审理指南》已进行有益尝试。
结语
网络虚拟财产继承裁判规则的完善,需要立法、司法、技术三轨并进。在坚持”利益平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类型化裁判指引、标准化价值评估体系、智能化执行机制的建设,最终实现数字时代遗产继承的法律秩序重构。未来应着重关注元宇宙资产、AI生成内容等新型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推动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裁判规则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pptx VIP
- 1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3-2007.doc VIP
- 微信公众号外包方案.doc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抽水试验报告-1.docx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资料.xls VIP
-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2.0,详解上游单体、树脂、光酸、光引发剂-220125.pdf VIP
- 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