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分课时教学设计
《11.1.2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为掌握不等式的基本事实和性质。不等式的性质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据关键位置,与前后知识紧密相连.从知识的承接来看,学生此前已学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这为理解不等式的基本事实奠定了基础.同时,等式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熟悉了等式变形规则,在探究不等式性质时,可通过类比等式性质,助力学生快速掌握不等式性质。从后续知识关联而言,不等式性质是解各类不等式(如一元一次不
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核心依据,为解决含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也为高中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综合运用筑牢根基.
学习者分析
不等式的性质较为抽象,尤其是涉及到乘除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学生容易与等式性质混淆,难以理解其本质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具体数字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观察不等号方向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变化原因.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体会探索过程中所应用的归纳和类比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性质1,2,3.
教学难点
探究不等式的性质的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知导入
教师活动1:
问题1: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问题2:什么叫做不等式?
学生活动1:
学生回忆等式的基本性质及不等式的概念,积极举手回答.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等式的这些性质适用于不等式吗?不等式有哪些性质呢?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为下一步类比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做好铺垫和准备,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环节二:不等式的性质
教师活动2:
对于某些简单的不等式,我们可以直接得出它的解集.
例如:不等式x+36的解集是x3,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
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不等式(如:直接得出解集就比较困难.怎样解不等式呢?
与解方程需要依据等式的性质一样,解不等式需要依据不等式的性质.
思考等式有对称性及传递性,那么不等式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吗?
(1)已知x5,那么5x吗?
x55x
基本事实1(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
(2)由yx,x-3,可以得到y-3吗?如:108,1510,158.
基本事实2(同向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我们知道,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不等式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
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都减同一个整式,那么结果会怎样?请举几例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
探究:
学生活动2:
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类比等式有对称性及传递性,总结出不等式的基本事实。
用“”或“”填空,并观察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总结其中的规律:
(1)53,(2)-13,
①5+23+2,①-1+43+4,②5+03+0,②-1+0≤3+0,
③5+(-2)3+(-2):③-1+(-7)≤3+(-7).
发现:不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_.对于不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的情形仍然成立.
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那么a±cb±c.
接下来,考虑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的情况探究:
用“”或“”填空,并观察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总结其中的规律:
(1)62,(2)-23,
①6×52×5.①-2×43×4.
②6÷52÷5.②-2÷43÷4.
发现:当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_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
学生经过计算、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过程,得出不等式的性质1。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不等式的性质2.
方向不变.
如果ab,c0,那么:
探究:
用“”或“”填空,并观察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总结其中的规律:
(1)62,(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主题写作指导-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df
- 2026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记叙文的审题和立意方法(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pdf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7—Unit 8巩固练习(附参考答案)(2025春).pdf
-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带答案(b卷).pdf
- 数据驱动的空管协同管理研究.docx
- 红色工作报告汇报PPT模板 .pdf
- 天津小学英语被动句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pdf
- 国家开放大学2025年春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共5篇).pdf
- 安徽初二英语天天练代词单选题100道及答案.pdf
- 2025版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变更模板汇总 .pdf
- 2025年在乡镇集体约谈会议暨纪律作风整顿启动会上的讲话.doc
- 2025年在全县“听意见、改作风、办实事”座谈会上的讲话.doc
- 专兼职安全员安全培训.pptx
- 2025年葛店国家经开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 2025年甘肃甘南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
- 2025年福建龙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1000题)含答案.doc
- 2025年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
- 2025年公民科普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2480题)含答案.doc
- 2025年广汉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