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疾病科普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呼吸道常见疾病
02
消化道常见问题
03
皮肤类疾病解析
04
传染性疾病防控
05
营养相关疾病
06
家庭护理常识
01
呼吸道常见疾病
感冒症状与护理要点
流鼻涕、打喷嚏、鼻塞、轻度咳嗽、发热等。
症状
多饮水、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护理要点
肺炎早期识别方法
症状
高热、咳嗽、呼吸急促、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
01
识别方法
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是否有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等情况;注意孩子的心率是否加快;以及有无缺氧症状,如口唇青紫等。
02
症状
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夜间和清晨易发作。
应对措施
让孩子保持半卧位或坐位,有利于呼吸;给予吸入性快速β2受体激动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异味等刺激;及时送医,寻求专业治疗。
哮喘发作应对措施
02
消化道常见问题
腹泻病因及补液原则
腹泻病因
急性腹泻表现
慢性腹泻表现
补液原则
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感染、药物反应等。
大便次数增多、稀便、腹痛、发热等。
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营养不良等。
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便秘症状
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高糖、高脂、高蛋白食物。
排便习惯培养
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坐便或憋便。
运动锻炼
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便秘家庭调理方案
肠套叠定义
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导致肠梗阻。
01
典型症状
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等。
02
紧急处理
立即就医,进行灌肠、手术等治疗。
03
预防措施
避免腹泻、肠炎等肠道疾病;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04
肠套叠紧急警示信号
03
皮肤类疾病解析
湿疹护理与禁忌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
湿疹护理
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如海鲜、鸡蛋、牛奶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湿疹饮食
避免用热水烫洗、搔抓、摩擦等方式刺激皮肤,避免过度晒太阳。
湿疹禁忌
荨麻疹诱因排查
荨麻疹饮食诱因
食物过敏是导致荨麻疹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海鲜、蛋类、奶制品、水果等。
01
荨麻疹环境诱因
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以及接触物如橡胶、化妆品、染料等。
02
荨麻疹感染诱因
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也可引起荨麻疹,需注意个人卫生。
03
水痘病程管理指南
发热、头痛、咳嗽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皮疹、水泡、结痂等不同阶段。
水痘症状
水痘护理
水痘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同时注意饮食调理。
接种水痘疫苗,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
04
传染性疾病防控
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病原体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流行季节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如粪-口途径、飞沫、接触患者疱疹液等。
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幼儿更为易感,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4-7月)为高发季节。
隔离期限
患者需从发病开始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且不少于发病后9天。
隔离措施
患者需单独居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物品处理
患者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需煮沸或暴晒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腮腺炎隔离期规范
麻疹疫苗接种要求
接种时间
麻疹疫苗应在儿童8个月龄时接种第一针,18个月龄时接种第二针,以加强免疫效果。
接种部位
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处进行皮下注射。
接种禁忌
对麻疹疫苗成分过敏、患有严重疾病或免疫缺陷的儿童禁止接种。
接种后注意事项
接种后需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接种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体温和皮疹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5
营养相关疾病
缺铁性贫血食补策略
动物肝脏、红色肉类(如猪肉、牛肉)、蛋黄、豆类、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富含铁元素,可以有效补充铁质。
富含铁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青椒等,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如咖啡、茶、牛奶等,与铁元素同时摄入会影响铁的吸收。
促进铁吸收的食物
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有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
注意食物搭配
01
02
04
03
避免与铁吸收相干扰的食物
维生素D缺乏表现
骨骼病变
神经兴奋性增高
生长发育迟缓
免疫力降低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钙吸收不足,进而引起骨骼病变,如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等。
维生素D对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