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徽宗宣和(1119~1125)末年有节度使60人,其中亲王、皇子26人,宗室11人,前执政2人,大将4人,外戚10人,宦官7人。这表明北宋(???)
A.利用宗室贵戚节制地方 B.对地方权力分配作了调整
C.权力分割影响了行政效率 D.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2.北宋熙宁四年,苏轼为避开中央激烈的政治斗争,自请外调,遂被任命至杭州,为州府副职,负责监察知州及所部官吏、签署公文等。据此可知,苏轼就任的是(???)
A.县令 B.通判 C.提点刑狱司 D.参知政事
3.《宋史·职官志》载:“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太宗时期,枢密院长官需由文臣担任,且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战时皇帝临时任命将领统兵。这一制度设计(???)
A.通过分化事权实现军政合一 B.强化中央对地方军事的控制
C.蕴含文官政治的制度性突破 D.旨在防范将领拥兵割据隐患
4.为防五代弊政,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的思路加强集权。其间,皇帝经常性举办的曲宴是君臣同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笼络”之功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年间:“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了真宗时期,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宗亲等官员。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科举制的发展推动宴请对象的变化 B.宴请对象的变化导致了冗官冗费
C.崇文抑武的政治变革基本方向 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5.南宋时,杭州的官方名称是“行在所”,也称杭都,杭京,京城,官民们把开封仍尊为“京师”。杭州城的建造多仿照开封城,又带有东南沿海地区的特色,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南宋都城的状况反映了(???)
A.南宋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两京制度 B.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逐渐分离
C.国家统一理想与偏安现状的矛盾 D.专业化商业手工业市镇的兴起
6.宋代,通判作为一个固定的官职普遍设置于各个州府。北宋通判基本上是大藩府各置两员,其余府州只置一员,不及万户的州军不置,但武臣知州者,虽小州亦特设,通判的设置(???)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削弱了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C.增强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D.提高了地方政府办公效率
7.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下诏:“每岁遣官劝猛安谋克农事,恐有烦扰。”,关于猛安谋克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管理党项族和汉族 B.官职分为南北面官
C.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D.沿袭唐宋地方制度
8.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下诏:“每岁遣官劝猛安谋克农事,恐有烦扰。”,关于猛安谋克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管理党项族和汉族 B.官职分为南北面官
C.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D.沿袭唐宋地方制度
9.有史料记载,金朝中期,中都(今北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粱美味,皆自南方搬运”。《金史·地理志》记载“都城之内,店肆商铺,鳞次栉比”。金中都遗址中还发现了围棋子、象棋子、骰子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都(???)
A.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B.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官营手工业较发达 D.交通运输依赖海运
10.宋代《契丹官仪》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A.实行蕃汉分治的治理体系 B.通过官制改革加速民族交融
C.全面推行汉化政策巩固统治 D.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11.元太宗时令各路民户成丁每年纳粟一石,驱丁五升,新户丁驱各减半,老幼免征。至元初年又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业歉收等予以减免田赋,规定“十分损八以上,其税全免;损七以下,止免所损分数”。这反映了蒙元(???)
A.救灾程序日益严谨 B.统治者深受中华传统治国理念影响
C.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D.对自耕农群体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强
12.《元史·八思巴传》中记载:“今文治浸兴,而字书有阙,于一代制度,实为未备。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这(???)
A.加剧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B.受到汉族文人的强烈抵制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D.旨在扩大蒙古文化影响力
13.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产生 D.四民社会的瓦解
14.《元典章》记载,大德元年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第五单元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