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的政策基点,“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这一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

A.借鉴了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方向

C.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这一核心任务

D.彻底摆脱了民国教育体系的影响

2.采用纸张写书以后,书籍装订就逐渐由卷轴式向经折装等册叶形式过渡。宋代版印书籍大兴,不同于手写,需一版版地间隔开来,便出现了“蝴蝶装”。伴随着印刷及装帧技术发展,南宋时的书籍装订出现了“包背装”。这反映了(???)

A.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传承 B.文化传播缘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印刷书促进了文化发展 D.文化创新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3.雅克·韦尔热在《中世纪大学》中指出,15世纪末的欧洲大学发生显著转变。国家通过颁布教育法令规范大学课程设置,要求增设本国语言与历史课程;财政上对大学进行专项拨款,但需大学定期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国王还直接任命部分大学重要教职人员。原本作为独立行会的大学,逐步转变为服务国家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这一现象(???)

A.表明大学完全依附于封建教会 B.凸显出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冲击

C.体现了国家干预下的教育转型 D.加速了城市自治权的迅速扩张

4.司马光治史“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章太炎认为“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翦伯赞提出,在反动统治下写历史文章就像制造炮弹,总想使它具有尽可能大的打击敌人的威力,这在当时是必要的。这表明(???)

A.历史研究的方法逐渐科学化 B.反动统治阻碍史学研究的发展

C.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D.历史研究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

5.1932年,我国将“纪念日和国耻痛史”“中华民国开国史”“不平等条约”等重要内容编入小学社会课程标准:1936年又增加了“我国历代疆土的变迁和现状”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编写(???)

A.构建了国家课程标难体系 B.体现了民族危机的紧迫性

C.推动了边疆史地的研究 D.培育了国民的社会意识

6.近些年来,意大利的城市规划都主张让历史街区维持原本的样子。如佛罗伦萨政府严格限制新建建筑的高度,并采取措施保证古迹能得到有效修护,以此保证历史建筑能被看到且保持完整。这些做法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意大利的这些做法(???)

A.确保了文化遗产完整性 B.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提供了古迹保护的范例

7.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部分译书目录情况,译书结构的变化体现(???)

年份

书目

自然科学类占比

社会科学类占比

1896年

《西学书目表》

73.6%

26.4%

1899年

《东西学书目》

72%

23.5%

1904年

《译书经眼录》

33.4%

66.6%

A.对西学认识的深化 B.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C.政治变革方兴未艾 D.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期

8.1848年,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获准建立美国第一座由政府税收支持并允许公民免费外借的市立公共图书馆。到19世纪70年代,该州成为全美公共图书馆体系最完善的州,有82个图书馆、56.5万册藏书。这一时期,其他各州也纷纷建立公共图书馆。据此可知(???)

A.美国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 B.国家高等教育倾向世俗化

C.城市化带动社区功能完善 D.工业化推动公共服务发展

9.2008年,国家全面启动“数字敦煌”工程,通过高精度影像采集,使全球学者可在线访问数十个洞窟的高清壁画,减少了实体参观带来的二氧化碳侵蚀风险。2021年,《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要求每日游客量控制在6000人以内,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492个洞窟完成数字化存档。这体现出(???)

A.完整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要义 B.科技赋能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

C.文化遗产对于全人类具有普遍价值 D.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兼顾的理念

10.在云南李家山古墓群遗址中发掘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见下图)。该铜案为古滇国祭祀之器,前所未见。以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一小牛立于大牛腹下,以示对小牛犊的保护。据此可以说明(???)

A.铁犁牛耕已推广至南方 B.青铜文化鲜明的地域性

C.当地冶铸技术日臻成熟 D.跨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11.1931年梁思永主持发掘河南安阳后冈遗址,创新性地采用了依据土质土色区分堆积和根据叠压打破关系判定早晚的发掘方法,正确区分出由“小屯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自上而下相互叠压的“后冈三叠层”。这说明(???)

A.仰韶文化是旧石器时代遗存 B.小屯文化早于仰韶文化存在

C.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