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中核集团所属中国核建社会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东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人石像闻名于世。考古学家在这座岛上发现了大量的黑曜石,它们的形状并不像武器,倒像一种工具,当地古人正是用这些黑曜石制成的刀建造出巨人的石像。
上述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复活节岛上的黑曜石形状像是工具
??B:复活节岛上的黑曜石数量非常之大
??C:古人用黑曜石制成的刀造出巨人石像
??D:复活节岛以神秘的巨人石像闻名于世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巨人石像”的话题,接着介绍岛上有大量形似工具的黑曜石,最后说明“巨人石像”就由这些黑曜石工具建造。故文段核心话题为“巨人石像”与“黑曜石”,介绍了巨人石像是如何使用“黑曜石”建造的,对应C项。
A、B两项,均未提及“巨人石像”,缺少主题词,排除;
D项,“闻名于世”为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且缺少主题词“黑曜石”,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黑曜石阿帕奇的眼泪》
?
2、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_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愈身心矫健。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量
?
??B:大小
?
??C:困难
?
??D:期限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根据“可以随身携带”“没有人会被它压垮”可知,文段强调知识携带方便,不会给人带来负担。
辨析选项。A项“重量”指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符合文意。B项“大小”指大小的程度;C项“困难”指问题和障碍;D项“期限”指限定的一段时间,也指所限时间的最后界限,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
故本题选A。
?
?
3、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来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意思是说,第一种无知是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第二种无知却是错读了许多书,反而变得无知。“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但是“读书读得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似乎更能迷惑人,因此有必要审慎选择阅读的书目,以免读得越多就偏离得越远。根据这段文字,“初学者的无知”和“学者的无知”()。
??A:都是缺乏正确引导造成的
??B:既容易区分又经常被混淆
??C:都是求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D:是两种不同学习经历的反映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D项,有原文“‘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可知“初学者的无知”反映的是刚开始学习时的无知,“学者的无知”反映的是错读了许多书后的无知,两者属于不同的学习经历,符合文意,当选。
A项,“初学者的无知”是“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是因为没有知识而导致的无知,并不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的,排除;B项,原文未涉及相关内容,无中生有,排除。C项,由原文“‘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可知,表述有误,排除。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
?
4、地震发生后,救人的主要方法有:
①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②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发生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③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
④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⑤当发现无法立即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根据上文,当发现地震被埋压人员时,下列救援措施错误的是()。
??A:要及时找到支撑物
??B:要先将其头部附近清空,以便呼吸
??C:应及时将人拖出,以防再次压伤
??D:如能力不够时,应做好标记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A项,符合原文,对应①句。
B项,符合原文,对应②句。
C项,“及时将人拖出”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
D项,符合原文,对应⑤句。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防震减灾小知识》
?
5、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评论要想摆脱主观臆断而尽可能保持客观理论,必然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象。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根据新闻事实,作出相应的评论和价值判断,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作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不能根据碎片化的想像拼凑出一个事实,然后大加挞伐。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延伸
??B:评论源于新闻却高于新闻
??C: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的提炼与升华
??D:评论虽有主观性但仍需基于新闻事实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先指出“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接着说“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
最近下载
- 一种堆芯结构及空间核反应堆.pdf VIP
- 核反应堆总论 第十一章核燃料设计.ppt VIP
- 物流运输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pptx VIP
-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VIP
- 机动车尾气技术检测 GB3847培训.pptx VIP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pdf VIP
- 物流运输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pptx VIP
- 儿科-病例分析.docx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350C5-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