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1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1
三、框架与研究思路5
四、选题的目的和价值6
第一章阶级视野下的民族性反思8
一、作家阶级视野的来源8
(一)现实生活层面的刺激9
(二)作家阶级意识的生成9
二、民族凝聚力的匮乏10
(一)底层群众之间团结力的匮乏10
(二)革命阶层之间凝聚力的匮乏11
三、底层群众的逆来顺受12
(一)奴隶主等的长期欺压12
(二)民众的无力反抗13
本章小结14
第二章启蒙主义视野下的民族性反思15
一、逆境中升腾的女性力量15
(一)由弱势地位到中心力量的外在改变15
(二)由依附他人到依靠自身力量的内在转化16
(三)女性苦难的善意书写17
(四)女性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18
二、反思等级制度,启蒙民主思想19
(一)揭示制度与人性的冲突19
(二)启蒙民主新思想20
(三)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自强22
三、破除封建迷信所制造的幻象23
(一)对“鬼神论”进行反讽23
(二)对“宿命论”施以瓦解24
(三)“狼”之神话地位的质疑25
本章小结26
第三章民族融合视野下的民族性反思27
一、蒙汉两族各自为营27
(一)亟待克服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27
(二)从各行其是到友好往来29
二、予智予雄,缺乏整体视野30
(一)注重个人利益,轻视国家利益30
(二)摒弃偏狭的生态理念,呼唤科学理性精神31
三、保守孤立与盲目排外的文化凝思33
(一)阻隔与重聚33
(二)传统文化信仰的思辨34
(三)认定文化优势,确定时代方位35
本章小结37
结语38
注释40
参考文献42
摘要
摘要
玛拉沁夫作为当代文坛的杰出作家,是“中国草原文学的开拓者”,我国少
数民族文学阵线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为我国当代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果实。
他的作品明丽清澈,深刻感人,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文坛上一束光彩夺目
的草原之花。同时,他作品历史的纵深感使他常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自己的作
品响应现实地改良,对民族的命运做深层的思考和追问,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
和真诚的大爱之心。
本文通过对玛拉沁夫创作中革命者视角、启迪蒙昧视角、民族交融视角三个
方面的阐述,考察其在中国大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性问题的思考;并通过对玛拉
沁夫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创作中对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足和落后之处的分析
来,表明其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宣扬者,更是民族文化的反思者。
本文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五部分组成。绪论主要由
选题的意义与缘起、研究现状与综述、框架和研究思路、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四部
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阐释玛拉沁夫从阶级视野出发对于民族性问题的反思,指出
阶级斗争背景下民族矛盾的渊源,从作家阶级视野的形成,到民族凝聚力的匮乏,
再到底层群众的逆来顺受,玛拉沁夫试图在创作中完成对民众悲惨命运的深刻反
思,揭示蒙古族文化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通过革命进程中力量的对比和转化
形成自己的批判立场,以此为读者提供对于特定时代与社会的民族性问题的反思
视角。第二章分析玛拉沁夫从启蒙主义视野下的民族性反思入手,分析启蒙主义
视野下民众蒙昧的深层原因,从三个方面探讨玛拉沁夫的时代反思,即其笔下的
女性觉醒、政治书写与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思想的扬弃。第三章分析玛拉沁夫以民
族融合的视野为切入点,从民族间各自为政、夸大本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
益的角度出发,揭露民族融合背景下,蒙古族暴露的问题和缺陷,继而进一步探
讨了蒙古民族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将玛拉
沁夫在不同视野下对民族性问题的集中反思进行集中性展示。在民族融合视域下,
蒙古族反映出的自身缺陷与不足,这些问题都建构了蒙古族的进步发展,推进了
草原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玛拉沁夫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以及可
能的路径,这也是本文重新阅读玛拉沁夫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玛拉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