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汇编·全国卷专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真题汇编 (1).docx

真题汇编·全国卷专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真题汇编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1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山东东营)某同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干栏式房子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7年贵州六盘水)《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3.(2017年甘肃庆阳)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2017年甘肃庆阳)《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5.(2017年江苏苏州)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A B C D

6.(2017年贵州六盘水)“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7.(2017年山东潍坊)战国时期,有一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8.(2017年广东广州)如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9.(2017年深圳)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17年广东广州)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11.(2016年山东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2.(2016年山东青岛)《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房屋为干栏式结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水稻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该遗址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可知①错误,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依据已知识可知,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方式推举首领,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因此,“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禅让制。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B

【解析】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故答案选B。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目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商鞅变法重要内容之一即为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工的旧贵族特权。BC不符合题意,A项的“重农抑商”并未体现,故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甲骨文是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绝情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