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5年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卷及答案.docxVIP

山东省泰安市2025年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泰安市2025年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谨严(jǐnyán)拙劣(zhuōliè)倾轧(qīngyà)镌刻(juānkè)

B.羁绊(jībàn)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悲切(bēiqiē)惬意(qièyì)

C.演绎(yǎnyì)沮丧(jǔsàng)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脉络(màiluò)

D.眷恋(juànliàn)踌躇(chóuchú)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纰漏(pīlòu)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振振有词走头无路轻歌漫舞风驰电掣

B.鞠躬尽瘁喧宾夺主面面相觑水乳交融

C.草长莺飞精妙绝伦前仆后继责无旁贷

D.轻歌劲舞走投无路轻车熟路风驰电掣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

B.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使广大师生提高了环保意识。

C.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面对疫情,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清醒,不能掉以轻心。

答案:D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A

二、填空题

1.《离骚》中,“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两句中,与“蕙纕”和“揽茞”意思相近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香草、芳草

2.《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词人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答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色。

答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三、阅读题

《六国论》(节选)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有了秦之所欲。如此,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独守,终始不二,然成败异势,功业相反。何者?盖地势便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然成败相守,可谓善守矣。苏秦始将连横之权,而说秦惠王曰:“山东之从横,秦人之利也。”后秦果以山东为利,而六国卒丧。此所谓以逸待劳,以乱易整者也。

夫六国相随而灭,岂非无尺寸之利,而割地赔款以求安乎?秦既得志,则六国岂能独存?故曰:“弊在赂秦”也。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在于赂秦,而非兵力不济或战斗不力。

B.文章通过对比秦与六国的土地得失,说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C.文章以齐国的例子,说明即使未赂秦,也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D.文章最后指出,燕赵两国虽然地势便利,但最终未能善守,导致灭亡。

答案:D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对比秦与六国的土地得失,突出赂秦的弊端。

B.文章引用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成语,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导读者思考六国灭亡的原因。

D.文章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论证技巧。

答案:C

四、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当今社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日益严重,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手机几乎成为了人们的“贴身伴侣”。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影响人际交往、损害身心健康等。

要求:从以下两个角度中选择一个,阐述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1.过度依赖手机的

文档评论(0)

Rmdangdang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