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
等级:
等级:
工程实践训练
课题名称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械臂抓取系统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24年06月21日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工程实践训练任务书
课题名称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械臂抓取系统的设计
姓名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时间
2024年6月21日-2024年7月7日
教研室意见:
同意审核人:
1、任务及要求
设计完成及与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稳定检测设计
要求能够利用不同的模版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目标稳定检测,设计不同框的颜色,不同目标大小的框尺寸。
(2)基于PID控制方法的机械臂抓取系统设计
要求能够数量掌握PID中的各个参数含义,理解PID各个参数的物理含义。
2、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设计思路和要求。
周二~周四:查阅设计资料,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组成、工作过程和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周五:讲解调试过程,上机进行调试。
第二周
周一~周三:YOLO算法应用训练与机械臂设计。
周二~周四:机械臂程序设计与编写,机械臂抓取系统调试。
周五:答辩并完成报告。
3、参考资料
[1]刘星平等.PLC原理及应用.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付华.过程控制系统.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3]西门子公司.S7-300PLC系统手册.3版,2020
目录
TOC\o1-2\h\u28679第一章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4
210611.1训练目的 4
245021.2训练要求 4
19155第二章软件系统的设计 5
326102.1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概述 5
121492.2YOLOv5算法的训练 5
26538第三章机械臂设计 11
42723.1机械臂的硬件平台搭建 11
245393.2机械臂 12
56493.3机械爪 13
166363.4机械臂的运动学 14
28038第四章单片机综合设计 15
241204.1设计背景 15
283154.2设计要求 15
14684.3设计成果展示 15
22642第五章总结 19
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1.1训练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械臂抓取系统设计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深度学习技术在机械臂控制中的应用,还要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s)和循环神经网络(RNNs)进行物体识别和姿态估计。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实验和评估来优化模型参数,以达到更高的抓取准确率和鲁棒性。此外,强调机械臂系统的集成与调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也是此次训练的重点,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发挥创新思维,同时强调团队合作在完成复杂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通过本训练,学生将具备独立设计和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机械臂抓取系统的能力,为未来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将继续保持对最新技术的关注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
1.2训练要求
任务及要求
设计完成及与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稳定检测设计
要求能够利用不同的模版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目标稳定检测,设计不同框的颜色,不同目标大小的框尺寸。
(2)基于PID控制方法的机械臂抓取系统设计
要求能够数量掌握PID中的各个参数含义,理解PID各个参数的物理含义。
2、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周三:YOLO算法应用训练与机械臂设计。
周二~周四:机械臂程序设计与编写
周五机械臂抓取系统调试。
第二周
周一~周五:单片机综合设计。
周五:答辩并完成报告。
3、参考资料
[1]刘星平等.PLC原理及应用.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付华.过程控制系统.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3]西门子公司.S7-300PLC系统手册.3版,2020
软件系统的设计
2.1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概述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的目标是从图像或视频中识别出感兴趣的目标对象,并确定其位置和大小。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在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中,特征提取和分类器的设计是关键步骤,这些方法通常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和复杂的规则。然而,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场景和多变光照条件时往往表现不佳。深度学习,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技术文件征求意见稿.pdf VIP
- 大学校园网有线无线综合运营方案技术建议书.doc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教案 项目四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docx VIP
- 20G908-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工程) .docx VIP
-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护理规范》(TCRHA 072-2024).pdf VIP
- 美集团职位管理手册全.docx VIP
-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690个高频词汇(全).doc VIP
-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嘉闵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培训体系构建与培训管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