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经济史专题.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經濟史専題

01西周以前的主要经济区是黄河中下游平原;02从西周开始,泾渭流域成为新的经济区;0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五大经济区;04西汉时期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基本经济区,而南方江淮地区则相对落后。

中国古代经济区的出现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根本,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所谓经济区的划分,虽然包含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因素,但主要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早期的农业区与经济区含义相当。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

商代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作物品种繁多、酿酒业发达。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当时的粮食作物有黍、稷、粟、麦、稻、菽等。01畜牧业是除农业外最重要的生产部门。02渔猎作为农牧业的补充,在商代仍占有一定的地位。03商代青铜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司母戊大方鼎”制作雄伟,举世无双。卜辞中的“蚕、桑、丝、帛”等字的出现,证明了蚕桑和丝织业的兴盛。04

0504020301商代中后期,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在泾渭流域崛起,即所谓的关中平原,在现在陕西省的中西部。关中地属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三圃制耕作取代了抛荒制,田间管理也有很大进步,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诗经·周颂·丰年》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诗经·小雅·楚莰》亦云:“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都反映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兴旺。

战国时期经济区的分立01战国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形成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飞速前进,农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手工业的突飞猛进和商品经济的发达。02战国时期形成了七国争霸的局面。各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生存发展,都千方百计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建立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界限分明的经济区。03

关中经济区01关中经挤区由秦控制的关中、西北、巴蜀地区组成。关中地区以泾渭平原为中心。02“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樯,植五谷”。03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政府推行农战政策,大力发展农业。郑国渠的开凿使四万多顷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盐碱地得到灌溉,产量达到“亩一钟”(约6石)的水平。关中变成无荒年的沃野,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

西北边区是指与关中相接,秦汉时期被称为陇西、天水、北地、上郡的地区,即今天的甘肃东部和陕西西北部。1这里畜牧业发达,司马迁称:“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2

巴蜀地区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01巴蜀经济亦有自己的特色。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不逊于关中地区,李冰修都江堰,灌溉良田,巴蜀成为秦国富饶的谷仓。01由于巴蜀物产丰富。“地饶卮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冶铁、竹木制造和纺织业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竹木器具和巴蜀织锦是流通全国、深受欢迎的产品。01

中原经济区01中原经济区即司马迁所说的三河地区,是以河东、河內、河南为中心的古老经济区。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陕西南部和河北南部。02这里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其经济特点是农工商业高度进步。03此地人“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民好蓄藏”,三河、宛、陈都是“好农而重民”。04

由于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加之此地是各大经济区经济交流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此地人在发展农业之外,经商逐利是这里人的首要选择,“周(指洛阳一带)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三河、宛、陈……加以商贾”,

商业的发达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中原地区工商业城市密集,邯郸、温、大粱(今河南开封市)、洛阳、陶(今山东定陶县)都是著名的经济都会。01陶因交通发达,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地方,范蠡就是看重了陶的便利和富庶,于此定居经商,终成巨贾。02

齐鲁经济区01齐鲁经济区以齐地为主,加上经济上与齐相似的鲁,包括现在的山东省全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也是较早得到开发的地区。02因自然条件不同,这里形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特色。03齐鲁地区的土壤多盐碱地、砂质地,还有灰棕壤,不宜五谷,“宜桑麻”。从姜尚初封于齐开始,就“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04

司马迁说此地“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就反映了齐鲁地区工商业的发达。齐鲁地区的纺织业尤其是丝织业是当时最先进的,“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