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课程标准

3冲击—反应说: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一、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1.背景①清朝闭关锁国,“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②部分士大夫主张“经世致用”,爱国热忱的经世之士开始冲破“贵华夏”“践夷狄”思想藩篱。③鸦片战争战败的冲击。2.代表人物:(1)林则徐(2)魏源(3)徐继畲3.目的:学习西方技术抵御外来侵略(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4.评价(1)积极:①迈出向西学习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②开阔国人视野,启迪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从此西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2)局限:①没有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对西方的学习仅局限在器物(技术)层面②根本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③没有付诸实践

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的原因依据教材内容,梳理太平天国发展过程

3、重要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原则:①反封建的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小农模式的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③绝对平均的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评价:绝对平均主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2)后期:《资政新篇》(洪仁玕)反封建的革命性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是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两半社会性质,资本主义尚未发展及力量弱小国情)。评价:内容: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②与外国通商,设立新式学堂;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资政新篇》联系:(1)《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不足,二者经济主张完全相反,互相矛盾。(2)相同点:①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②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③都没有真正实施。

4、失败原因:5、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6、新的时代特点:

(2021·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今日议和既成……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两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①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背景:2、根本目的:3、代表人物:②外患: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尖锐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三、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4、指导思想:含义:在坚持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纲常伦纪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5、主要活动: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安庆,曾国藩)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