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àopángkǔlǐ
道?旁?苦?李
一、道旁苦李的含义道旁苦李:意思是大路旁的李子,因为苦涩,无人采摘,比喻无用被弃之物和不被重视的人。也作“道边苦李”。
二、道旁苦李的出处
成语“道旁苦李”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戎,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出身于显赫的家族,自幼聪慧,七岁时就展现出非凡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有一次,王戎和一群小孩子一起玩耍,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时,他回答说:“李树在路边却结这么多果实,一定是苦的。”后来他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如王戎所说,是苦的。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王戎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李树在路边却果实累累这一现象,他迅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李子是苦的,而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盲目地去摘。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现王戎的早慧,也反映他具备一种“看山不是山”的智慧。
现在这个故事已经广泛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素材。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面对问题时,不应盲目行动,而应先观察、分析,再做出判断。
后人由此总结出成语“道旁苦李”。用来比喻庸才或无用之人。因为李子长在路边却无人采摘,暗示其无用或不受欢迎。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那些被忽视或被低估的人或事物。
三、道旁苦李的示例
这家店装修豪华但服务态度恶劣,宛如道旁苦李,顾客不愿再次光顾。??
他虽然年轻,但一直默默无闻,就像“道旁苦李”,不被重视。
这家曾经的热门餐馆如今门可罗雀,犹如道旁苦李,无人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