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指南.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人:

日期: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指南

未找到bdjson

目录

CONTENTS

01

急救法基础认知

02

标准操作流程

03

婴幼儿特殊处理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05

情境模拟训练

06

辅助教学资源

01

急救法基础认知

定义与核心作用机制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针对呼吸道异物堵塞导致窒息的急救方法。

定义

通过快速、有力的腹部冲击,使胸腔压力骤然升高,将堵塞在呼吸道的异物排出。

核心作用机制

适用年龄与体征判断

年龄范围

适用于1岁及以上的儿童,但不同年龄段的操作方法有所不同。

01

体征判断

当儿童出现突然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等体征时,应迅速判断是否发生了呼吸道异物堵塞。

02

与成人施救差异要点

对于儿童,施救者需根据其年龄和体型调整动作,通常采取坐位或卧位,以便于施救。

施救者动作

力度掌控

异物排出方式

由于儿童脏器较为娇嫩,施救时需特别注意力度,避免造成损伤。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通过鼓励其自主咳嗽、吐出的方式排出异物;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则需通过拍背、胸部按压等方式辅助排出异物。

02

标准操作流程

站位与施救姿势规范

站在孩子身后

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略微前倾。

01

双手环抱孩子腰部

将双手从孩子腋下穿过,环抱其腰部,并确保站稳。

02

保持冷静与专注

在施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注,确保每个动作都准确有效。

03

环抱定位手法详解

将一只手握拳,拇指侧紧贴孩子腹部中线,位于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

手指交叉于胸骨下方

用另一只手包住握拳的手,并稍微用力向下按压,以帮助异物排出。

另一只手包住拳头

在环抱定位时,力度要适中且稳定,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孩子损伤。

力度适中且稳定

腹部冲击发力技巧

向上快速挤压

观察孩子反应

连续冲击

在环抱定位的基础上,迅速向上、向里用力挤压孩子腹部,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

如未排出异物,可连续进行5次腹部冲击,每次间隔1秒左右。

在冲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异物排出或孩子突然哭闹停止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冲击。

03

婴幼儿特殊处理

托举式体位调整方案

婴幼儿仰卧于硬质平面上

将婴幼儿放置于平稳且硬质平面上,呈仰卧状态。

骑跨于施救者前臂

翻转为俯卧位

施救者一侧前臂托住婴幼儿胸部,手固定住下颌,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

若无法从仰卧位调整,可迅速翻转为俯卧位,托住下颌以保证呼吸道畅通。

1

2

3

手指按压替代法

确定异物位置

通过观察和触摸确定异物堵塞的具体位置。

01

手指按压

用食指或中指迅速、有力地按压异物所在位置,尝试将异物挤出。

02

反复尝试

若一次未能成功,可反复尝试,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损伤。

03

在婴幼儿胸部中央、胸骨下半段位置确定一个安全区域。

确定安全区域

施救者用手掌根部对准安全区域,进行连续、有节奏的冲击。

掌根冲击

每次冲击后,检查婴幼儿口腔,确认异物是否被排出。

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掌根冲击安全区域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力度控制关键指标

力度反馈

持续观察患儿反应,根据反馈调整力度。

03

施力时要均匀,不要突然用力或快速施压。

02

均匀用力

力度适中

操作时使用适当力度,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力量。

01

错误动作风险预警

避免用拳击或挤压胸部等错误方法。

错误手法

过度用力

误吸风险

防止因过度用力导致患儿受伤或并发症。

注意患儿口中食物或异物,避免误吸。

内脏保护注意事项

保护脏器

操作时注意保护患儿的重要脏器,如心脏、肺脏等。

01

避免损伤

避免用力过大或操作不当导致患儿内脏损伤。

02

密切监测

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内脏功能。

03

05

情境模拟训练

仿真度

选择仿真度高的教具,使学习者在模拟情境中更真实地感受到紧急情况。

安全性

教具应确保安全,不会对学习者造成任何伤害。

适用性

教具应符合儿童年龄和生理特征,便于操作和演示。

多样性

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具,以模拟多种可能的紧急情况。

教具选择标准

集体演练组织流程

讲解与示范

观察与指导

分组演练

总结与反馈

由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习者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将学习者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模拟场景和角色,进行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观察学习者的操作是否正确,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演练结束后,组织学习者进行总结和反馈,讨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操考核评估标准

准确性

速度

协作性

心理素质

评估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准确识别并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评估学习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操作能力。

评估学习者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评估学习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06

辅助教学资源

三维动画演示路径

通过三维动画演示,清晰展示海姆立克急

文档评论(0)

lbz139365530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