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产后出血中医疾病查房要点解析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诊断与评估
01
疾病概述
03
中医辨证分型
04
治疗原则与方法
05
标准化查房流程
06
案例演练分析
01
疾病概述
中医病名溯源及定义
中医病名
产后出血属于中医“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等范畴。
01
定义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毫升,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
02
产后出血主要病因病机
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气虚、血瘀、血热等。
病因
气虚不能摄血,血瘀阻碍血行,血热迫血妄行,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病机
现代医学相关性解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西医认识
中医治疗产后出血注重整体调节,辨证施治,通过调整气血、活血化瘀、益气摄血等方法达到止血目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如输血、手术等,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
02
诊断与评估
详询病史
询问患者年龄、孕产史、出血史等,以了解病因和病情。
观察症状
观察出血的颜色、质地、量等,以及有无腹痛、头晕、心悸等伴随症状。
切诊检查
通过脉诊、腹诊等,进一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及病情轻重。
结合现代医学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等,以明确诊断和病情。
四诊合参诊断标准
出血程度辨证要点
出血量评估
全身症状分析
出血性质辨析
辨证施治原则
根据出血量多少,分为小量、中量、大量出血,以判断病情轻重。
出血颜色鲜红、暗红或淡红,有无血块,以辨别寒热虚实。
结合患者面色、神志、脉搏等全身症状,综合判断病情轻重缓急。
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虚、止血、化瘀等。
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不断,需警惕休克等危险情况。
出血时间超过两周仍未干净,需考虑子宫复旧不良或感染等可能。
如出现剧烈腹痛、发热、头晕等症状,需及时排查产褥感染、子宫破裂等并发症。
如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危候预警指征辨识
出血量过大
出血时间过长
伴随症状严重
生命体征异常
03
中医辨证分型
气血两虚型特征
患者面色无华,唇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或虚大。
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
患者神疲乏力,声音低微,气短不足以息,或懒于言语。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
患者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患者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柔软无胀痛感。
产后乳汁稀少,甚或全无
患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沉实有力。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患者面色晦暗无华,皮肤干燥粗糙,缺乏光泽和弹性。
面色晦暗,肌肤不润
01
02
03
04
患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排出不畅,色暗有块。
疼痛拒按,恶露不畅
患者产后发热,口渴但不想喝水,或饮水不多。
产后发热,口渴不欲饮
血瘀阻滞型表现
冲任失调型辨证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产后乳汁自出,无胀痛感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经期紊乱,量少色淡
患者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或视物模糊。
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或细弱。
患者产后乳汁自然流出,乳房无胀痛感。
患者经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或经期延长,淋漓不断。
04
治疗原则与方法
急症止血针刺选穴
止血主穴
包括隐白、大敦、厉兑、太冲等,可急刺止血。
01
气血两虚配穴
足三里、脾俞、胃俞、气海等,益气养血,固摄止血。
02
血瘀配穴
血海、膈俞、三阴交等,活血化瘀,祛瘀止血。
03
经典方剂配伍应用
选用黄芪、人参、白术等药物,补气固脱,摄血止血。
益气固脱方
选用生地、丹皮、赤芍等药物,清热凉血,凉血止血。
凉血止血方
选用当归、川芎、桃仁等药物,活血化瘀,祛瘀生新。
活血化瘀方
外治敷贴技术规范
选择神阙、关元等穴位,进行药物敷贴,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敷贴部位
敷贴药物
敷贴时间
选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如艾叶、当归、川芎等,研末后醋调敷贴。
一般敷贴2-4小时,观察敷贴部位皮肤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去除。
05
标准化查房流程
查房前病历审查重点
产后出血病史
相关实验室检查
病人基本信息
风险评估
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的出血情况,以及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案。
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等。
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
对产后出血的风险进行评估,如宫缩乏力、胎盘残留等。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产后出血的量、颜色、时间等,以及伴随的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神志、精神状态。
妇科检查
检查子宫大小、硬度、位置等,以及有无压痛、出血等异常。
腹部检查
观察腹部有无膨隆、压痛、反跳痛等。
问诊查体标准动作
医嘱调整记录要求
如使用宫缩剂、止血药等,必要时输血。
根据查房结果调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