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国家的儿子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报告文学特点。
2.梳理文章内容,了解罗阳同志的事迹,感受人物形象。
3.领会精神品格,赏析文学报告的写作手法。
4.学习罗阳同志为祖国航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罗阳同志的事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领会精神品格,赏析文学报告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本课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报告文学特点。
2.梳理文章内容,了解罗阳同志的事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颁奖词导入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这是《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辞》中,概括罗阳的颁奖词。罗阳,他以报国强军的政治使命带领中航工业沈飞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将毕生的心血倾注于他所热爱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的儿子》,学习罗阳的精神。
教师板书课题:《国家的儿子》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一)作者简介
黄传会,1949年9月出生,是浙江苍南人。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1972年被推荐到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75年毕业。历任海军某岸炮营战士、排长,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副主任、主任,大校军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11年7月改为文职干部,并晋升为专业技术三级。2014年报告文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二)人物介绍
罗阳(1961.6-2012.11.25),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终年51岁。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2年11月26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学习罗阳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习近平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012年,罗阳同志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三)作品简介
《国家的儿子》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以航空英雄罗阳生平事迹和几代航空人实干兴邦、奋斗强国精神为题材。全书首次对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几代航空人进行了画卷般的描绘和塑造,全景式地记录了罗阳同志30年献身航空事业的人生轨迹,深刻诠释了罗阳同志的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好践行。
(四)文体简介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手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作品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一支。它是兼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过报告文学作品,人们能够及时地、生动地看到现实生活发生的急剧变化,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
“报告”指的是新闻性,它所反映的人物、事件,应是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真人真事。“文学”,是指它有别于一般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极富文学手法,报告新人新事的独特的新闻样式。
新闻性:凡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首先表现为题材的现实针对性。如果时过境迁,新闻变成了旧闻,写出的报告文学就失去了时效,削弱了它的影响。
文学性:文学是写人的,人物性格的刻画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报告文学的中心任务在于表现人。写人更离不开细节描写,有细节才能出形象,有细节才能见性格。有了生动的细节,作者笔下的人物才会活起来。
政论性:报告文学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作者总是带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去表现它。
三、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教师:检查字音字形,个人朗读,班级齐读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文章主要对以罗阳为代表的几代航空人进行了画卷般的描绘和塑造,再现了航空工业英模罗阳人生中最后的八天七夜,展现了罗阳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也表达了对罗阳英年早逝的无限痛惜。
教师:以时间为标志划分全文。
明确:
第一部分:2012年11月18日,罗阳与张永义在航母上相见,口头约定。
第二部分:11月19日至21日,中央批准航母工程立项。罗阳完成研制工作并移交试飞,同时零距离现场感受试验,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
第三部分:11月22日,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前夜,罗阳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第四部分:11月23日至24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起飞试验取得成功。
第五部分:11月25日,航空事业的功臣罗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隧道工程施工.docx VIP
- 第二章口腔正畸工艺技术 .pptx VIP
- Aspen Hysys 扩展帮助手册.pdf VIP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资料.pdf VIP
- 创新型QC成果创新型QC成果.pdf VIP
- 2025年磷酸脲市场调研报告.docx VIP
- GB_T 43678-2024 生态系统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客运码头.docx VIP
-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共2课时教案.docx VIP
- 废气处理设备运行点检保养记录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