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阿坝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2023年阿坝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阿坝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既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还可平行的公文种类是()。

A.意见

B.报告

C.决定

D.批复

【答案】:A

【解析】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它既可以上行,对上级提出建议;也可以下行,指导下级工作;还能平行,向平级单位提出参考性意见。报告是上行文,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等。决定是下行文,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批复是下行文,是上级答复下级请示事项使用的文种。所以既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还可平行的公文种类是意见。

2、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答案】:B

【解析】垄断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在经济政治上进行统治,根本目的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其他行为多是围绕此目的服务的。

3、下列关于自然常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光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B.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C.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海王星

D.绿色植物释放氧气是通过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该题目考查自然常识相关知识。对于第一个说法,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米/秒,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所以光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此说法正确。第二个说法,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一年,并非一天,所以该说法错误。第三个说法,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而不是海王星,因此该说法错误。第四个说法,绿色植物释放氧气是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该说法错误。综上,正确的描述是光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4、在管理过程中,部分受过处罚的人并非会真心减少做坏事的想法,而是学会了逃避处罚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下列哪项是最有效的管理应用原理()。

A.末位淘汰法则

B.垃圾桶理论

C.墨菲定律

D.鲶鱼效应

【答案】:B

【解析】题目描述了在管理中存在一些受过处罚的人不减少做坏事心思,而是学会逃避处罚的现象,需要找出最有效的管理应用原理。末位淘汰法则是指企业为满足竞争需要,通过科学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奖优罚劣,对排名靠后的员工,以一定的比例予以调岗、降职、降薪或下岗、辞退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对整体员工绩效排名靠后的进行处理,与题目中员工逃避处罚的行为没有直接关联,不能解决该问题。垃圾桶理论来源于荷兰某城市解决垃圾问题的案例。该理论指出,把垃圾放进垃圾桶可获得奖励,能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申到管理中,意味着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主动做出符合管理要求的行为,而不是单纯依靠处罚。对于那些试图逃避处罚而继续做坏事的员工,运用垃圾桶理论,设置积极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他们改变行为,所以它是针对此现象最有效的管理应用原理。墨菲定律是指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它主要强调对可能出现的坏结果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并非针对员工逃避处罚的管理原理,不能解决本题中的管理问题。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通常用于企业管理中,引入新的竞争因素来刺激员工的活力和竞争力,与员工逃避处罚并继续做坏事的行为不相关,无法解决这一管理问题。综上,最有效的管理应用原理是能通过激励引导员工行为的理论,即对应垃圾桶理论。

5、赵某购买一辆旧车后,在驾驶期间蓄意制造交通事故,以此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2万多元。经法院审理认定,赵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并处以2万元罚金,同时责令其退赔不法所得。在该案件中,赵某犯有()。

A.肇事逃逸罪

B.恶意骗保罪

C.保险诈骗罪

D.扰乱公共秩序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罪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关键在于分析赵某的行为特征并与各罪名定义进行匹配。赵某在驾驶过程中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目的是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2万多元,这是整个行为的核心要点。肇事逃逸罪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而赵某的主要行为是蓄意制造事故骗取理赔金,并非在发生事故后逃跑,所以不符合肇事逃逸罪的特征。恶意骗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被法律明确规定的罪名,它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在法律层面不存在“恶意骗保罪”这一罪名。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赵某蓄意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其行

文档评论(0)

186****3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