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020CCSC0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663—2025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岭南火针疗法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ngnanfire-needletherapy
2025-05-15发布2025-08-15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663—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操作步骤与要求 1
5适应症 3
6注意事项 3
7禁忌 4
附录A(资料性)岭南火针针具 5
附录B(资料性)中医类别临床适应症 6
附录C(资料性)西医类别临床适应症 7
参考文献 8
DB44/T266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甄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3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汕头市中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澍欣、庄礼兴、林国华、林诗雨、李丽霞、李敏、温乃元、徐振华、阮经文、于海波、陈楚云、李茜、廖穆熙、李巧林、王晓玲、林卓鹏、曾婧纯、李虹竹、陈广贤、吴跃峰、张瑞琳。
DB44/T2663—2025
1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岭南火针疗法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岭南火针疗法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岭南火针疗法的操作步骤与要求、适应症、注意事项与禁忌情况。
本文件适用于岭南火针疗法的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709.12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2部分:火针
GB/T21709.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岭南火针疗法Lingnanfire-needletherapy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岭南地区地域及人群体质特点,将特制针具烧红,以特定刺法刺入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
4操作步骤与要求
施术前准备
4.1.1针具选择及物品准备
岭南火针疗法施术前应准备以下针具及物品:
a)岭南火针针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针尖锐利、针身光滑,结构、材质、规格详见附录A。
——使用前检查火针是否有倒钩、裂痕、毛刺或碳化附着物,针柄针身结合处是否松动,如有针
尖不锐利、针身不光滑,可用砂纸打磨至锐利、光滑,及时清除针身上沾留的皮肤、组织;
b)用于穴区皮肤消毒的常规消毒剂;
c)用于防止烫伤和感染的介质,如跌打万花油、莫匹罗星软膏等;
d)酒精灯、打火机等点火工具以及棉签等辅助工具。
4.1.2环境的要求
环境应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同时避免在空气流动快的环境如风口处施术,以免影响火焰的稳定性
DB44/T2663—2025
2
和烧针的进行;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4.1.3体位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以便于施术者取穴、操作方便、刺烙点(火针部位)定位后不易偏移和患者舒适的体位为宜,对老年、小儿或体弱者,宜采用卧位或靠坐位。
4.1.4穴位、部位的定位
对选择的穴位、部位进行定位,并加以标记。如火针针刺部位为囊肿、脓肿、包块等可移动肿物,针刺时以押手协助固定肿物,以防肿物活动而导致进针点偏移,伤及周围组织。如果进针点为活动性痛点,需协助固定患者体位后再做标记、针刺。
消毒
4.2.1医者消毒
医者消毒具体要求应按GB/T21709.12的规定执行
4.2.2针刺部位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具体要求应按GB/T21709.12的规定执行
4.2.3火针针具消毒
火针针具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规范》DB44T 369-2025.docx
- 《供水企业诚信计量管理规范》DB44T 2659-2025.docx
- 《脆肉鲩养殖技术规范》DB44T 324-2025.docx
- 《鳜免疫操作技术规范》DB44T 2655-2025.docx
-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南》DB44T 2664-2025.docx
- 《超富集植物景天与豆科作物间作冬种修复镉污染农田技术规程》DB44T 2657-2025.docx
- 《粤基座平台认证中心公众用户认证服务接入规范》DB44T 2660-2025.docx
- 《下肢动脉硬化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指南》DB44T 2658-2025.docx
- 《粤菜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规范》DB44T 2653-2025.docx
-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DB44T 1423-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