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目录资本主义市场起源工业革命推动发展全球市场体系形成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当代全球化新阶段现实挑战与未来展望
01资本主义市场起源
地理大发现与贸易网络全球航路贯通价格革命影响商业革命爆发15-16世纪达·伽马、哥伦布等开辟新航路,打破欧亚非与美洲的孤立状态,形成跨大西洋、印度洋的贸易三角(欧洲制成品→非洲奴隶→美洲原料),推动商品与物种(马铃薯、白银)的全球流通。威尼斯、里斯本等商业中心衰落,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崛起,交易所和股份制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出现,远期合约、信用证等金融工具推动远程贸易制度化。美洲白银流入导致欧洲物价上涨4倍,加速封建经济解体,新兴商人阶级通过远洋贸易积累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基础。
重商主义政策实践国家干预经济英法西等国推行少买多卖政策,通过《航海条例》(1651年)垄断殖民地贸易,设立特许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海外市场,实现贸易顺差和金银积累。产业保护措施建立关税壁垒(如法国柯尔伯的高关税),资助手工工场生产出口商品(如英国呢绒),禁止殖民地发展制造业(如北美炼铁业),形成中心-边缘经济依附关系。军事-商业复合体国家海军为商船护航(如西班牙珍宝船队),发动商业战争(英荷战争1652-1674),通过《乌得勒支和约》(1713年)获取贸易特权(英国获得西班牙美洲奴隶贸易专营权)。
种植园奴隶制加勒比地区建立甘蔗、烟草、棉花种植园,采用三角贸易模式(欧洲枪支→非洲奴隶→美洲原料),至18世纪大西洋奴隶贸易规模达1200万人,创造巨额剩余价值。早期殖民经济体系资源掠夺体系西班牙在波托西银矿实行米塔制强迫劳动,年产白银占全球60%;英国在印度推行柴明达尔制土地税,导致孟加拉1769-1773年大饥荒死亡1000万人。殖民地分工雏形美洲提供原料(巴西木材、墨西哥白银)、非洲提供劳动力、欧洲生产制成品,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早期形态,伦敦、阿姆斯特丹成为全球商品定价中心。
02工业革命推动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市场变革生产力飞跃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纺织、冶金等行业生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英国棉布产量在1780-1830年间增长50倍,为全球贸易提供巨量商品。01殖民体系重构英国通过《航海条例》强制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如印度棉花)和商品倾销地,1815-1860年其对亚洲出口额增长800%。02经济危机国际化1857年首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欧美主要工业国,证明各国经济已通过贸易、金融形成联动网络。03国际分工雏形形成英国制造-美洲棉花-印度鸦片-中国茶叶的跨洲产业链,全球贸易额在1800-1870年间增长25倍。04
第二次工业革命规模扩张垄断资本形成世界市场标准化原料争夺白热化金融资本全球化美孚石油公司控制全美90%炼油产能,德国电气总公司垄断全球70%电力设备,跨国公司通过资本输出(1914年达440亿美元)支配殖民地经济。国际电报联盟(1865)统一通信标准,金本位制(1870年代)建立全球货币体系,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1884年柏林会议列强瓜分非洲,橡胶开采导致刚果死亡率达50%,全球初级产品贸易量在1870-1913年增长3倍。伦敦金融市场1913年处理全球60%国际汇票,法国对外投资占国民财富20%,形成资本输出-利润回流的剥削体系。
全球铁路里程从1840年8000公里增至1913年110万公里,印度铁路网使英国棉纱运输成本降低85%,西伯利亚大铁路(1891-1916)连接欧亚市场。陆运革命全球海底电缆总长1897年达30万公里,实现伦敦-孟买证券行情实时同步,港口机械化使货物装卸效率提升20倍。基础设施网络化苏伊士运河(1869)缩短欧亚航程40%,冷冻船(1876)实现阿根廷牛肉直达欧洲,世界商船总吨位在1850-1910年增长7倍。海运效率突破010302全球铁路与航运技术革新环球旅行时间从1872年儒勒·凡尔纳时代的80天缩短至1913年的35天,商品流通速度加快推动全球价格趋同。时空压缩效应04
03全球市场体系形成
帝国主义扩张与资本输出殖民体系建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军事征服和条约体系(如《柏林会议》瓜分非洲),将亚非拉地区彻底纳入殖民统治,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秩序。例如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统治、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控制。资本输出主导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通过铁路建设(如英国在阿根廷投资)、矿山开采(如比利时刚果的橡胶产业)和贷款控制(如美国对拉美的“金元外交”),将殖民地变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扩大10倍(1890-1914年)。金融霸权形成伦敦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