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中适应性考试(五)语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五)

语文试题

命题人:易永堂陈艳唐甜甜董贺审题人:唐甜甜陈艳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的。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离开丑孤立地去求美,得不到美;

相反,若能把丑置于美之旁,那么美就在对比中显露出来了。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把丑作为一种背景,用以

衬托美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这就是说,丑还是丑,但丑作为陪衬而成为美的条件,成为美的一个源泉,这

也就是作家为什么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置于优美崇高之旁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丑常常也从自身获取审美价值并以独立的地位进入作品。一般地说,美,特别是浅

层的美,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都过多地炫耀其外部,没有余力去表现其内部。当面对这些事物,我们

在没有感知其本质的情况下就能顺利地感受到美。而丑的对象在外在形态上让我们在心理上产生阻拒,不

会顺利地让我们获得审美愉悦,但却促使我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

实和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的、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中国古代画家中,有不少人是画石的,而且差不多都是画丑石,这是什么道理?清代郑板桥说,“陋劣之

中有至好也”“丑而雄,丑而秀”。“至好”“雄”“秀”,都不是石之外在形象,而是石之内在的气象、

神韵、意味与象征,是更深层的东西。

文学是主体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作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束,它可以刺穿丑,使其丑态毕露而

被征服。什么是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人们对至善至美的向往和追求。作家在描写丑的生活时,通过审美理

想的照耀,使丑显示出来,进而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丑的事物本身是令人厌恶的。同一个卑鄙

的家伙打交道有什么愉快可言。但是把这个家伙痛斥一顿不是一件快事吗?在美的理想的法庭上裁决丑,难

道这不能产生特殊的愉快和享受吗?审丑就是对丑的批判,作家要以审美理想的光束照耀生活丑,才可能使

之成为艺术美。

在文学创作中,丑作为一种内容,离不开一定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还需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角度

来探讨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原因。在文学中,形式不但不是消极的因素,对内容而言,它还是一种征服力

量。因此,在文学中,审丑快感的产生往往是形式征服内容的结果。如果一篇文学作品,所写的是病态的、

畸形的、贫弱的、凶恶的、丑陋的、卑劣的对象,那么就单纯内容而言,所引起的是不和谐感、厌恶感或愤

怒感。然而,这些内容倘若得到了艺术形式的生动、优美的表现,那么就又会产生和谐、愉快的审美反应。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种厌恶与愉悦相混合的情感,即厌恶中有愉悦,愉悦中有厌恶。在真正的文学作品中,

由于形式的征服力量,形式克服了内容,丑化为美,这两种情感终于融为一体,转化为一种真正的美感。

(摘编自童庆炳《“美玉出乎丑璞”作家的审丑经验》)

材料二:

审丑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这种主要源自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艺术形式,在20世

纪中后期发展成了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也深受影响,无论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新

时期文学”,还是21世纪初的“新世纪文学”,都不乏审丑的文学,而且前后相继,显现出明晰的脉络。然

而,并非描写丑与恶的文学都是审丑的文学,在“新世纪文学”的很多作品中大量地暴露且不加节制地书写

第1页,共8页

丑与恶,这不禁让人深思:这是审丑的文学,还是丑的文学?“审丑”作为当下文学批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

键词,急需对它作深入细致的辨析。

审丑不是对丑的欣赏,而是通过对丑的艺术化表述化丑为美,这中间有个感觉转换的过程,最终还是要

达到审美的目的。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jhbes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