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课件全套 吕亚娟 第1--9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新技术.pptx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课件全套 吕亚娟 第1--9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新技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应用基础FUNDAMENTALSOFCOMPUTERAPPLICATION报告人:稻壳家

课程概况授课学时:32学时考试方式:电脑上机操作答题考试时间:本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最后一节课,随堂考试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作业、线上学习、线上测试)实验成绩:30%(Word、Excel、PowerPoint测试)期末考试:50%计算机应用基础FundamentalsofComputerApplications

课程概况授课教师:教师院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系方式:微信/QQ:手机号:计算机应用基础FundamentalsofComputerApplications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PSWORD的使用WPSEXCEL的使用WPS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Contents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思维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方向;明晰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知道计算机内常用的信息编码,学会数制的概念、数制间转换;学会键盘及指法,完成中英文输入。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制的转换难点:常用信息编码

1.1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的定义:电子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1.1.1计算机的产生发展

1.计算机的产生:1.1.1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产生: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莫克利和工程师埃克特等人共同开发了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ENIAC)。ENIAC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1946年6月,冯·诺依曼博士发表了《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论文,并设计出第一台“存储程序”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AutomaticComputer,EDVAC)ENIACEDVAC1.1.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的三大奠基人计算机作为一门科学,主要源于数学,最早源于“二战”。艾伦·图灵、冯·诺依曼和克劳德·香农无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三位奠基人。他们都是数学家,都曾参与“二战”密码破译或盟军重大科研项目。艾伦·图灵(1912年—1954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机”“图灵测试”,其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1950年)是人工智能的开山之作。图灵在“二战”中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密码系统Enigma。不幸的是,年轻的图灵死于家中的床上,床头放着被咬了一口泡过氰化物的苹果。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科学的巨大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于1966年设立图灵奖,该奖项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计算机科学的三大奠基人冯·诺依曼(1903年—1957年),出生于匈牙利的美籍犹太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博弈论的奠基者,常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他提出了计算机制造的三个基本原则,即采用二进制逻辑、程序存储执行以及计算机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该理论被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克劳德·香农(1916年—2001年),美国数学家和密码学家,是“信息论之父”。1948年发表划时代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宣告“信息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香农还被认为是数字计算机理论和数字电路设计理论的创始人。其硕士毕业论文《中继及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论证了数字计算机及数字线路逻辑设计的可能性,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篇硕士论文”。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1.1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年代第一代(1946-1957)第二代(1958-1964)第三代(1965-1970)第四代(1971-现在)主要元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图例?运算速度(次/秒)5000至3万几十万至百万百万至几百万几百万至千亿处理方式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监控程序高级语言实时处理操作系统实时/分时处理网络操作系统特点与应用领域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体积巨大,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主要用来进行科学计算体积减少,耗电较少,运算速度较高,价格下降。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体积、功耗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