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区域概述
02
解剖结构组成
03
生理功能解析
04
临床关联应用
05
影像学评估要点
06
疾病预防关联
01
区域概述
解剖学定义与范围
口腔颌面部
固有口腔
口腔前庭
包括口腔、鼻腔、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颊部、唇部、颞下颌关节等区域。
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之间的锥形间隙,前界为唇及唇系带,后界为磨牙后缘,两侧界为颊部,上界为牙槽突及龈缘,下界为唇、颊及牙龈的黏膜转折处。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均为上下牙齿的内面,后界为咽门。
生理功能总述
咀嚼功能
通过牙齿的咬合和磨碎食物,为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提供条件。
呼吸功能
鼻腔和口腔共同承担呼吸功能,通过口呼吸可以辅助呼吸。
发音功能
口腔和鼻腔共同构成共鸣腔,参与发音和言语的形成。
吞咽功能
通过舌、腭、咽等结构的协调运动,将食物从口腔送入食管。
感觉功能
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丰富,可以感知食物的性状、温度等刺激。
01
02
03
04
05
临床研究意义
手术入路
病变诊断
修复重建
美容整形
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熟悉其解剖结构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口腔颌面部病变种类繁多,了解其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需要利用周围组织进行修复,熟悉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口腔颌面部是面部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助于提高美容整形手术的效果。
02
解剖结构组成
上颌骨是颌面部最大的骨骼,形成了上颌牙齿的牙槽窝,并与颧骨、额骨、蝶骨相连。
下鼻甲位于上颌骨内,是鼻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温、加湿和过滤。
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的可动骨,与上颌骨通过颞下颌关节相连,负责口腔的开闭和咀嚼运动。
颧骨位于面部两侧,是构成眼眶外侧壁的重要骨骼,对保护眼球有重要作用。
颌面部骨骼系统
上颌骨
下鼻甲
下颌骨
颧骨
肌肉分布与功能
咀嚼肌
舌肌
表情肌
颊肌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等,主要负责咀嚼运动,使牙齿磨碎食物。
表情肌包括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能够做出各种面部表情,表达情感和意愿。
舌肌位于口腔内,由多条肌肉组成,能够灵活变换舌的形态和位置,协助咀嚼、吞咽和发音。
颊肌位于面颊部,能够牵动口角向上,使面部表情更加自然。
血管神经走行特点
动脉
颌面部的主要动脉有上颌骨动脉、下鼻甲动脉和颈外动脉等,它们分支丰富,为颌面部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01
静脉
颌面部的静脉回流主要通过翼丛静脉丛、面静脉等回流至颈内静脉,静脉血管壁薄,易受外力损伤而出血。
02
神经
颌面部的神经主要有三叉神经、面神经等,它们支配着颌面部的感知、运动和表情等功能,受损后可引起相应区域的感觉障碍或面瘫。
03
血管神经束
颌面部的血管和神经通常结伴而行,形成血管神经束,如眶下神经血管束、颊神经血管束等,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04
03
生理功能解析
咀嚼运动机制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等,它们协同作用完成咀嚼运动。
咀嚼肌的收缩与舒张
颞下颌关节是咀嚼运动的关键关节,它允许下颌进行前后、左右及旋转等多种运动。
颞下颌关节的协调运动
牙齿的排列和形态能够高效地将食物咬合、切割和磨碎,为吞咽和消化做准备。
牙齿的咬合与磨碎
吞咽功能协同
吞咽动作的阶段性
吞咽过程分为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肌肉协同。
01
口腔内的食物处理
通过舌、颊和咀嚼肌的协同作用,将食物加工成适合吞咽的食团。
02
咽部的食物通道
吞咽时,咽腔扩大并引导食物进入食管,同时防止食物进入鼻腔或呼吸道。
03
语言发声支持
语言的习得和表达
口腔颌面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语言的习得和表达提供了基础。
03
口腔和鼻腔的共鸣作用对语音的清晰度和音调产生重要影响。
02
语音的清晰度和音调
发音器官的解剖结构
语言发声涉及口腔、鼻腔、咽腔等共鸣腔以及声带、舌头等发音器官。
01
04
临床关联应用
外科手术解剖标志
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骨骼结构及其表面标志,作为手术时的参考。
颌骨解剖结构
肌肉与血管神经
口腔前庭与牙列
口腔颌面部的重要肌肉、血管和神经分布,如咬肌、翼内肌、下牙槽神经等,需避开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口腔前庭的深度、牙列的形态和位置等,对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
了解正常牙列排列、咬合关系及其生理功能,为正畸治疗提供依据。
牙列与咬合
颌骨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正畸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颌骨生长发育
牙周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变化,决定了正畸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
牙周组织与正畸
正畸治疗生理基础
义齿修复功能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