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同源秸秆-生物炭协同还田技术规程》.pdfVIP

《玉米同源秸秆-生物炭协同还田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99

CCSB05

SAASS

团体标准

T/SAASS207—2025

玉米同源秸秆-生物炭协同还田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synergisticreturningofmaizehomologousstrawand

biochar

2025-06-19发布2025-06-19实施

山东农学会发布

T/SAASS20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农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洁、张洪霞、王向誉、马兰、宋延静、单燕。

I

T/SAASS207—2025

玉米同源秸秆-生物炭协同还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同源秸秆-生物炭协同还田的技术规程的种植要求、秸秆和生物炭还田作业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玉米种植地区,其他自然生态要素与本区域相似的玉米种植区域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3041生物炭基肥料

NY/T4159生物炭

DB37/T4546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技术流程

3术语和定义

NY/T3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物炭粉biocharpower

生物炭经破碎或筛分后得到的细颗粒状或粉末固体。

成型生物炭颗粒pelletizedbiochar

生物炭经挤压或粘结等物理方法造粒后的得到颗粒状固体。

玉米同源秸秆-生物炭协同还田synergisticreturningofmaizestrawandbiochar

将来自同一地块的玉米秸秆和秸秆制成的生物炭粉或成型生物炭颗粒按相应比例均匀施入农田耕

层土壤的作业过程。

4种植要求

玉米种植

玉米应选择经国家/山东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引种备案的品种。玉米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

灌溉方便的地块,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可根据种植品种选择合适播种密

度,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土壤墒情不足时应及时灌溉,遇涝时及时排水。田间防治应按照GB/T

17997的规定执行,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应符合GB/T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