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和评价规范编制说明.pdf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和评价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和评价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5年06月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一)任务来源

2023年8月,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参加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2023年度第

五批第四次团体标准立项会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测试方法和

评估规范》立项申请并汇报,经质询、讨论,通过立项申请。会议纪要号:

(〔2023〕第145期(立审))。根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第四批、

第五批团体标准立项会议的公告”(中交协秘字〔2023〕58号)要求进行后续标准

编制工作。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牵头组织编制,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中车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邀请交铁检验认证中心(成都)

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

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铁检验认证实验室(成都)

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编制工作。

(三)主要起草人

李智强、侯小强、葛天、梁君海、姜鸿鹏、刘泰、柴俭、王坚、郭进、

李春峰、陈争、董晓、张亚东、柴春风、刘雪、贾鹏、张冠男、林周瑜、李

冀、温瑶。

起草人员工作任务如下表。

表1起草人员工作任务表

序号工作内容参与人员

1总体策划,技术顾问梁君海,刘泰,柴俭

2前期技术调研与资料整理姜鸿鹏,王坚,董晓

3标准正文内容编制与验证(1-4章)李春峰,郭进,柴春风

4标准正文内容编制与验证(5章)侯小强,陈争,张亚东

5标准正文内容编制与验证(6-7章)李智强,贾鹏,刘雪

6标准正文内容编制与验证(附录)葛天,张冠男,林周瑜

7标准化审查与项目协调温瑶,李冀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背景及意义

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与《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建设智

1

慧城轨,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与交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轨道交通

装备行业积极开展全自动运行技术研究,并成功在国内多条线路应用。但随着各类

全自动运行系统产品的不断涌现,如何快速直观地了解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合理

选型,成了轨道交通装备主机厂与车辆运营企业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全自动运行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相关

的技术不断成熟,实际线路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为编制性能评价标准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和可行性。

目前,对于全自动运行场景的测试中,仅针对运营场景的功能测试制定了标准

规范,用来验证功能是否正常,但缺少对场景中性能指标的测试。编制一套针对城

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测试方法和评估规范,从可靠、高效、舒适、节能等多

个维度,对车地通讯、车车通信等多种技术路线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产品进行性能

评估,有助于不断推进全自动运行技术的创新、完善全自动运行技术检测验证体系,

加强全自动运行技术应用管控,便于轨道交通装备主机厂与车辆运营企业进行产品

对比选型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性能评价测试规范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这些规范不仅可以保护乘客和系统的安全,还可以优化系统

的运行成本和资源利用,提高整个城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